>庋亓⒍佬小N蚁嘈懦晒Φ娜艘欢ú皇撬嬷诘娜恕N揖驼饷蠢碇逼车厝米约鹤隽艘桓瞿钔甏笱Ф蓟共荒茏允称淞Φ娜耍坏悴牙⒍济挥小!?br />
为什么?也许可以说还是为了所谓的文学梦。我那时脑子里头一根筋,像只核桃,你想敲都敲不开。我们上大学的第一堂写作课就得到训诫说,中文系不是培养职业作家的地方,但是,老师紧接着又如数家珍地说我们系里的师姐如何获得过全国中短篇小说一等奖,如何成为现在的省文联、市文联主席。他们的教育是为了达成怎样的一个教学效果,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不过看看近几年的同门师兄师姐的表现就好像不难得出结论来:要能找到别的饭碗就不要去做什么作家。我们88级有个师兄叫董仲的,被誉为是“新生代”代表作家,这些年也就属他坚持不懈地写了一些小说,虽然那些文字和他的长相一样庸俗得可以。但也就他这么一人填补了中文系毕业生中的“作家”就业空缺。其实,我一直很想超过他,起码日后在中文系的名人榜上贴我的照片肯定比贴董仲的照片要爽心悦目一点吧——我这点集体荣誉感还是有的。我没他那么招摇,比如写个什么《夜晚的自白》还一定要和什么影视大鳄扯上关系,说人家用多少多少万买断了他的独家版权,还要请许晴宁静一类的名角来主演——舆论都造了半年了,可还没见人家影视大鳄正式开机。既然我不做这种丢人但不现眼,倒可以出名的事情,我就在暗地里使劲了。
所以,我就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这样可以悄悄地专事创作,等待一鸣惊人。
我做过很多像这样的愚蠢的事情,但是我毫不在乎——我跟我的朋友们说,我管它们叫做自信。
那时候我觉得,把自己逼到绝境上可能就是坐看云起的时候了。起码,你一个名牌大学的中文系的毕业生,不参加工作就在家呆着,不呆成一个知名作家说得过去吗?
事实证明,这个借口不堪一击。
我在家呆了一个月。
其间,我父母对我的态度从纳闷到郁闷转而到苦闷,让我很难过。
在社会各个方面的舆论批判下,我也深刻体会到,好眉好貌的一年轻女子,要想安静而孤独地在家蜕变成一个专业作家,期待着成为一个知名作家,那她除了有病、还是有病。
眼看着离知名作家还有遥不可及的距离,又看到窗外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场景,实在不忍心只做一个旁观者,于是,我就应聘到一家电台当了主持人。主持一个谈话谈心节目,略带娇嗔地倾谈,就像小时候我看《中国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