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出身,小时侯为地主耕过田、放过羊,受尽了阶级压迫和欺诈,过的是永远也看不到头的日子,但是共产党给了他希望,觉醒过来的雷四海参了军、抗起枪,走上了以战救国的道路。尽管他只是一个伙头兵,但一样上过战场、杀过敌。走南闯北中,雷四海厨艺的天赋逐渐显露,但那时的他还处在观摩学习、效仿前人之中。等到他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后,新中国已经成立。雷四海日后时常感叹,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耻辱地一段艰辛岁月。虽然艰苦但又是愉悦的,因为,在党的领导、指引下,前进方向一片光明,精神上的富足足以盖过生活上的困苦,更重要地是他的厨艺就是在那段时间炼就的,经历过铁血与炮火的洗礼。菜肴中的那份神韵,是其他人无论如何也模仿不了的。
建国后,已经混到营职的雷四海退了伍,继续他的流浪生涯。四处拜访名家,学习、交流,这一闯又是十多年,但就是这十多年,他的厨艺才算是真正功德圆满、完成了质的蜕变,奠定了他日后的宗师地位。党、国的历届领导班子中,有超过半数的领导人亲偿过雷四海的厨艺,一致评论他:集百家之长又别具一格,不墨守成规又能推陈出新,不枉雷公之名。
那时,雷四海已年过五旬。一时间,‘雷公’的美名响彻大江南北、横贯东西,甚至飘扬过海。此后的他,还招待过无数的外国访客,均获得极高好评。有家餐饮杂志这么评价雷四海:足迹行天下,一口吞四海。
六旬过后的雷四海已经很少亲自上厨,但就凭他这一块金字招牌,‘德福楼’想不红火也难。也正由于他的存在,‘德福楼’的厨房已经成了全中国所有厨子心中顶礼膜拜地圣地。‘德福楼’的厨子,总是比其他地方的厨子来得金贵、牛气,也一直都是大声说话、横着走路。
史进进了‘德福楼’。以‘德福楼’用人的条件,再对照史进的资历,这原本是件痴人说梦地事情,想不到竟让他梦想成真了。
一个再亮堂地厨房,也不可能全是厨师,厨子必不可少。否则,打下手的活总不成让那些掌勺的大腕去做?一想到自己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厨房里的厨子就不由得对史进咬牙切齿,但谁也不敢有异议,因为他是雷四海关照进来的。
六个月前,雷四海还不认识史进,六个月后,雷四海就破例放他进来。与其说,雷四海是被史进执着地精神所感动,还不如说,雷四海没有架住史进的流氓、耍无赖。
前前后后,半年的时间里,史进总共七进七出拘留所,这个战绩足以与三国时期的某位名将相提并论。虽然他们冲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