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厨师协会认为:一个十年厨龄以上的师傅,如果他的刀法还不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地厨师。或者说是,一个不被中国厨师协会认可的厨师。这种人当然是无法入会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十年才能达到‘手刀’的境界,这要视各人的天赋所定。中国厨师协会也有会员在数年间甚至是一年内完成这个境界,但那只是个特例,传说中的事情而已。
‘手刀’之上还有‘心刀’,也就是‘心到刀到’。‘手刀’的境界还可以通过苦练来达到,但‘心刀’就决没有这种可能。
‘心刀’靠的是‘悟’。
悟性未到,一切皆没有可能。中国厨师协会的很多会员穷上一辈子之功,也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但也有会员于朝夕悟‘道’,是一瞬息、一刹那,在不经意间心灵上的一种顿悟。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不可以以日计了。
‘心刀’还不是最高的境界,传说中的‘人刀合一’才是。但这毕竟只是传说,近代中,中国厨师协会早已没有人达到这种层次。
据内部资料记载,在整个中国厨师协会的发展史上,只有一人曾经达到过这种境界。
吴大师,清末同治年间的一名御厨,在当时的同行口中,有‘天下第一刀’、‘刀神’之称,只是他完全沉醉于刀法的钻研,厨艺反而是大幅度退步。结果,天妒英才。有一次炮制的点心没能让同治皇帝满意,被砍去了头颅。从此,那震世地刀法失传。
在这里,我对中国厨师协会简单地介绍一下。
这是一个由民间发起的私人性质组织,创立于清朝乾隆年间,发起人姓赵,赵四公子。根据资料上的记载,此人家传殷实,乃是京城巨富。而赵四本人对饮食又相当地情有独衷,一直想尝遍天下美食。某日他突发其想,提供这么一个场所,既能让天下的名厨聚在一起交流、切磋厨艺,又能让自己得偿所愿,何乐而不为?
那时的组织结构远不如现在这般严谨缜密,但赵四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开了这个头。中国厨师协会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几易其主,逐步地发展壮大,至今已经成为非官方的、从业者心中的最权威地组织,赵四功不可没。现在这个组织的龙头是个广东人,他虽不懂厨艺但精通商业运作,在他的精心打理下,中国厨师协会已经彻底摆脱了亏损,实现了自给自足。每年,仅凭千余名会员交纳上来的会费就是一笔巨额数字,更何况协会本身还具有不菲地商业价值。
神州大地,数十亿炎黄子孙中的千余人,几乎是囊括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