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此不疲。我的英语主持受
到国际人士,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一致好评,北京奥申委的
领导们也对我屡次鼓励。闲谈时,他们甚至说:“杨澜,如果申办成功,我
们给你发勋章。”当时担任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的何振梁先生握着我的手
对我说:“非常感谢你,你给我们中国人争气了。”何振梁先生本人精通好
几门外语,在国际体育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举止风范颇有外交家的风度。
按他的身分,完全可以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辈摆出上级的权威。但他却亲
近宽厚得像自家的长辈,真诚恳切得让我感动。
一九九三年九月中旬,北京申办二○○○年奥运会代表团在李岚清副总
理的带领下乘民航专机离开北京前往蒙特卡罗。一周以后,国际奥委会的投
票仪式将在那里举行。奥申委特别邀请我同行,决定如果申办成功,将由我
在这个地中海滨的著名城市主持盛大的庆典宴会。我心想,这个邀请本身就
反映了当时代表团所持的谨慎的乐观态度。有人神秘地对我说:“某某气功
大师测过了,说这次奥运会准是咱们的。”能够亲身经历这次对世纪转折中
的中国具有特别意义的活动,我自然格外兴奋。于是我特别定做了两套礼服,
配套的首饰也全部从香港订来。服装设计师向我保证说,两款均为欧洲当年
上流社会的流行品味,穿出去决不会坍台。我在穿衣镜前反复设计着自己的
语言、风度甚至手势——主持其他任何仪式都没有这么费过心思!
如果说,代表团其他人员的工作是争取申办的最终成功,那么我的参加
就有点锦上添花的意味。我甚至觉得,如果在申办的关键时刻我无所事事,
而成功的那一天却要大出风头,太有些下山摘桃的不安。于是一到蒙特卡罗,
就主动申请与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部的记者们一起工作。宋世雄老师负责每天
在会议中心参加记者招待会、采访人物及配音工作,我则与另一摄制组出外
景,拍一些软性的专题片,介绍摩纳哥的历史、风情和有关申办的社会性活
动。
摩纳哥是个袖珍国,只有1。90
平方公里。北靠大山,南邻大海,中间狭
长的一条便是领土的全部。从山顶的高尔夫球场俯瞰下来,湛蓝的海湾里停
满了白色的游艇,辽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