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所以他们迟迟没有确定采访日期,而吴征就有本
事不厌其烦地打电话,发传真去联系,终于使这次采访获得成功。
没有全组人员的齐心协力,光凭我一个人,什么也做不成。这不是什么
表面上的谦虚话,而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
写了这么多,似乎该收笔了,但我的确还有不少感受无法一一铺在纸上。
《杨澜视线》是我作为一个主持人转型的第一步,也是我在策划和制作上的
完整介入节目的开始。观众有褒有贬,我自己有得有失,这一切在这个过渡
时期出现是完全正常的。人们还在评论是因为他们还在关心,搞电视的人最
大悲哀恐怕就是没人评论,没人关心。为此,我感谢观众。
但是,当有些朋友还把评论停留在“杨澜的发式如何如何”或“杨澜是
否比以前漂亮”之类的话题上,我想对他们说:“这些其实已不再那么重要
了,我的视线早已超越这些外在的形象,而投向节目本身了。”
主持无艺术
一九九六年六月,我在纽约采访了沃尔特·克朗凯恃先生。他平易的态
度恰与其简朴而雅致的书房相配,透着一股实在劲儿。这是一位须发皆白的
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五官中以大鼻子最有特点,年轻时曾因此被认为其貌不
扬。不过,半个世纪以来,人们看惯了,反而觉得亲切,于是亲亲热热地称
他为“沃尔特大叔”。
电视圈的人大致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十九年
的时间里,他一直担任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首席新闻主持人,
主播晚间新闻和专题报道类节目,保持了近二十年的高收视率神话,可以说,
同时代没有其他任何一位电视主持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他的节目伴随美国人
度过最为动荡的年代:从风起云涌的黑人民权运动到席卷全美的女权运动,
从疯狂的摇滚音乐热潮到目无一切的嬉皮士的一代,从越南战争到古巴导弹
危机,从肯尼迪总统被刺到阿波罗飞船登月,美国固有的社会秩序、道德观
念在动摇、分化、瓦解,人们激动、烦躁、不安,对未来感到前所未有的迷
茫。而这时,克朗凯特,这位相貌平平,声音低沉的大鼻子新闻主持人,却
以其正直的人格魅力和严谨客观的职业素质赢得了人们的普遍爱戴,成为那
个怀疑一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