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到队前,心安理得地等在最前
面,全不顾后面的人高声抗议,只当听不懂英语。充耳不闻。我不相信她们
连“sorry”也不会说。她们说说笑笑地往外走时,人群中发出了嘘声,我听
见有人说:“Chinese(中国人)。”更要命的是,她们认出了队中的我,一
时非常兴奋亲热:“你是杨澜吧?肯定是!我们是你的热心观众。从你的节
目里了解了很多世界知识。”周围的人异样地看着我,我的脸腾地红了。我
当时的态度,在这几位“热心观众”看来,肯定太冷淡了一些。怎么能不冷
淡呢——排队的礼貌是不必特别介绍的“世界知识”吧。
曾有一个国内的代表团到德国考察,成员大多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有
一次坐渡船,当地陪同给每一个人买了一张船票。这张船票是一种硬币,把
它投入自动收款机后,就可以转动挡杆上船。代表团中有一位老兄,在挡杆
前突然叫了起来,说自己投了硬币,为什么挡杆不转动呢?售票员闻声赶来,
开始检修收款机。试了几次,见并无故障,便向这人道歉说:“大概是刚才
机器一下子卡壳了,请您上船吧,对不起。”等大家上船之后,这个人突然
大笑起来,与同伴们说:“都说外国人笨,果真不假。其实我根本没投硬币,
我是想留下来拿回去给儿子做纪念品的。你们看那个傻老外还居然相信,还
说对不起!哈哈哈。。”多么由衷的快乐啊!我真想对这位说一句:“瞧您
聪明
类似的“趣闻”尚有不少,每次听到,我心中都有别样滋味。真想给这
些人深揖一礼:“拜托拜托,别再给中国人丢脸了。”
有人谈十年动乱带来的社会起码规范的混乱,有人谈贫穷带来的精神上
的低要求,我认为都有道理,但似乎又不能完全解释所发生的一切。唐人街
的华族该没有直接遭受“文革”的迫害,出国考察的老兄大概也不是买不起
一枚硬币。
我不想擅自把这些事与国民性联系起来,也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度谈社会
标准,想来想去,找到一个词:“体面。”
《辞海》中把“体面”解释为“礼貌;规矩;面子”。从字面上看,“体”
和“面”不外乎是外表上的东西,这个词在生活中常被用来描绘衣食住行的
排场,于是“体面”在许多人的头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