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在一起。如果方向感不明确,还真分不出哪面是亚洲,哪面是欧洲呢。
遥想当年,无论是年轻气盛的亚历山大大帝,跃马扬鞭的成吉思汗的子
孙,还是金装银饰的奥斯曼君主,都曾在这天堑处驻足极目,为跨越洲际,
征服世界的勃勃雄心而踌躇满志。这亘古的界限,因为有了这些豪迈浪漫的
故事而更显风流。
我正沉醉于忘我的激情之中,忽听身边的游客中有人说:“其实这是条
平常不过的海峡,只不过人们给它的两岸起了不同的名字。”
这话真不中听。到了名胜,不去体会它的好处,反而冷眼旁观,扯上两
句风凉话,正是我难以容忍的矫情——早知如此,您老又何必来呢?
索妮亚是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记得第一天上课时每人做自我
介绍。轮到她,还未开口,先笑起来,然后赶忙道歉:“对不起,我实在不
知如何介绍自己。是这样:
我叫索妮亚,我的父亲是德国人和英国人的孩子,我的母亲是西班牙人
和秘鲁人的孩子。我出生在法国,那时父亲在法国做外交官。不到两岁,全
家搬到南美,先后在巴西、智利、秘鲁各住了三年,后来我在德国和法国上
学,再后来到了匈牙利和俄罗斯。今年我二十四岁,又来到美国读硕士学位。
我会六国语言。我的自我介绍完了,实在太长,对不起。”
大家都听糊涂了:“索妮亚,你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你认为自己首
先属于哪个国家呢?”
“不知道,”索妮亚一本正经地回答,“真的搞不清,干脆也不想搞清
了。虽然我有两本护照,但是地球才是我真正的国家。”
对于我来说,索妮亚的经历实在具有传奇色彩。但我很快发现周围的不
少同学都有与她相似的背景。每当问他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他们都
耸耸肩膀,然后开始冗长的解释:他们都是混血儿或移民,如果想知道乡关
何处,那得先从父亲的祖国开始,然后是母亲的,或者是自己的出生地。。
总之是一笔糊涂帐。
不过,困惑的深浅不完全取决于他们所涉及的国家的多少,而且在于影
响他们的多种文化的差异。他们常常反问:“从哪里来?你是指我的血统,
还是出生地,还是文化?”
明子的父母都是移居巴西的日本人。她出生在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