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角色,如此地被你所创造的实相激起兴趣,如此地被你角色中的问题。挑战、希
望与忧伤所迷,竞忘了那是你自己的创作……
你看看身边的亲友、熟人和事业上往来的人,你就可以看出自已是个什么样的
人,因为“物以类聚”。由于内在的相似之处,你们彼此吸引……
假设你恨某个人,你让那恨在你心中燃烧多少辈子,那恨就会把你和他绑在一
起多少辈子。在此生及所有的来生中,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些持质上,就会吸引哪
些特质到你身上。如果你非常关心别人加诸你身上的不公平,你就会吸引更多这类
的经验,如果同样的心态继续下去,它将反映在你的下一生中……
一个怀恨的人总是相信自己理当如此,因为他不可能去恨一个他认为好的东西,
所以他认为他恨得很公正,但这“恨”令把他占为已有,生生世世跟随他,直到他
学会只有恨的本身才是毁灭者……
你会与你所爱及所恨的人紧缚在一起,不过你将学习放松。放下,化解那恨。
甚至你将学着创造性地运用恨,把它转向更高的目的,最后将它转变成爱。
几年的官司所累积的怨恨,像个勾子一样,紧紧地勾住了我和我心中的李敖,
赛斯的话一棒打醒了我,我突然明白困境的编导者就是我自已,一切都该由自己负
责,于是那个勾子就松了,我整个人也跟着轻松起来。当时我正在香港拍《大笨贼》
这部喜剧。每天我都捧着《灵魂永生》,试图说服许冠文看这本书。沈公子(沈君
山先生)到香港见金庸,有一天晚上和我在咖啡厅聊天,我也兴致勃勃地和他讨论
这本书,但显然引不起共鸣。虽然得不到智识上的共鸣,我的心情依旧轻快无比,
时常一个人戴着随身听,在尖沙咀的街头,漫跳漫唱地走着,那份喜悦感染了不少
路人,从他们脸上的微笑可以得知。
回到台湾后不久,又接到法院的通知,照样还是得面对现实中的纠扰,但心情
已大不相同。我记得上法庭的那天早上,我和母亲到达的时间稍早了一些,法庭的
门还没有开,我转过身望向外面的院子,发现李敖一个人坐在对面的长椅上等候。
我突然生起一个想法,好像我们俩共同演出了一场荒谬戏,为的是转化我们先天人
格中巨大的愤怒与瞠恨的能量,好像那是我们在转世前就约定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