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星期后,周晓峰一脸郁闷地来到杨家,进了门往客厅沙发上一躺。
“晓歌,多亏你听来的消息,哥找工作没花冤枉钱。”
“打听清楚了。”杨晓歌抑制住内心激动。
“昨天到电力局报到的两人身份,我妈跟电力局的熟人打听清楚了,一个是银行科长的女儿,一个是银行副处长的外甥。唉,没钱没门路,什么好工作都轮不到咱老百姓。”周晓峰一脸落寞,这时找个好工作相当不容易,华夏再过两年要开始下岗大潮。
“没好工作咱就自力更生呗。”
“自力更生?说得轻巧!我可不想做个体户,什么保障都没有。”周晓峰拍了下表弟的脑袋。
杨晓歌摸摸脑袋,感情周晓峰拍自己脑袋拍上瘾了。
“哥,个体户有什么不好?司马巷发财的不都是干个体的?”八十年代,司马巷两个没工作的待业青年从广东往内地倒卖电器产品,靠倒卖成百万富翁。
周晓峰砸了下嘴巴:“那是他们运道好,碰上倒卖差价大的黄金机遇,现在各地的电器价格差不多,哪还有大钱赚?运道啊,可遇不可求!”
杨晓歌倒牙,周晓峰的眼界让他鄙视,发财致富可不会只有一条路。
“哥,我听到一个消息,这可能是条商机。”
“说说看,是什么消息。”
因为杨晓歌及时提供的内幕消息让周家避免了损失,在周晓峰的内心,已经有了表弟处事稳重机灵的印象。杨晓歌这次又提消息,周晓峰没有像第一次那样表露轻慢,神情很重视。
“今年生姜产地的产量会大幅度减产。”
“哦,生姜减产,下面呢?”周晓峰傻傻追问。
杨晓歌气得踢了表哥一脚:“哥,生姜减产代表生姜会涨价啊!”
周晓峰眼睛一亮。“啊,我知道了,生姜少了会引发涨价,抢先到产地收购能赚一笔。”
杨晓歌拍了拍心口,表哥算是反应过来了,要是周晓峰再想不明白这条消息后面所代表的含义,杨晓歌都不敢撺掇他踏上生姜致富征程。太笨的人经商亏死的多。
“现在还没人注意到这事,报纸上也没这方面的消息,咱们赶早到产地预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