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价都不会涨价的。”
“晓歌,报纸上都没有生姜减产的消息,你是从哪里得到的?”周晓峰的心已动,但对杨晓歌的消息来源要确定一下。
“我在菜市场听一个山东莱芜人说的,他们那里今年的生姜产量估计只有去年的一半。”
山东是生姜最大产地,有些山东姜农会开着小卡车,将自家生姜运到外地城市售卖,零售价格要比收购价高出好多。
“莱芜?”周晓峰对这个城市陌生。
“哎呀!就是咱们国家有名的生姜之乡啦。”杨晓歌是到图书馆查了资料才知道的,这时候没有百度,查找讯息很不方便。
“晓歌,你真聪明。”周晓峰星星眼,万分佩服表弟,表弟能从短短一句话分析出商机,智商不到二百五可想不出来。“我回家去商量商量。”
周晓峰是穷光蛋,做生意的资金得由父母支持。
“哥,事不宜迟,这个月底,你就得赶到山东产地预定。”杨晓歌脸上绽露笑容。
周晓峰握拳挥了一下:“哥月中就动身去莱芜。”
周晓峰情绪高涨,在姑姑家哪里还呆得住,急急告别表弟回家找父母商议生姜收购。
当天晚上,周红军夫妻带着周晓峰来找杨晓歌,想更多了解下山东姜农透露的消息。
“生姜涨价能涨多少?”周红梅明白兄长一家找儿子的原因后,不以为然。
“妈,产地减少一半产量,这样一来,批发价最少也要翻一倍。”杨晓歌苦笑,自己老妈的反应在他预料之中。
“哪能呢,三块一斤的生姜,谁买。”周红梅觉得生姜贵的话,可以少买,每家少买点,生姜就涨不起价来。
在周红梅的记忆里,生姜的价格一直稳定,未有大起落,总不会价格稳定的年份,产地产量从不减产。依靠减产赚钱不靠谱。
“贵一倍可能不会,不过贵三分之一相当可能。”周红军比meimei好点。
“三分之一也不错啊,有三分之一的利润,一万的本能赚三千三,快抵我一年工资,我看这生意能做。”张卫娟在商店做销售员,特会算账。
“爸、妈,我现在闲着也是闲,不如就让我去试试。”周晓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