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再弹一曲吧。”他耸耸肩,摆出一副“不是知音不与谈”的架势。显然,他是对这几个不请自来的人,打断了他与她的交谈非常不满。那几个学生望了艾米一眼,有点妒嫉,又有点丧气地走开了。
“如果我能买上这样一把吉他就好了。”艾米叹息了一声,可惜她现在没钱,和先旗一样没钱。否则,她会说服Joe把琴让给她。然后,在先旗25岁生日的那天,在虚掩房门的后面,轻轻地、反复地弹奏《流浪歌手的情人》,然后,等先旗半夜演出回来,然后,他们躺在地上,一起做梦。
半小时很快过去了,Joe要走了。临走时,他给了艾米E—mail地址。
这几天,艾米一连给Joe发去了好几封邮件,都是谈琴和音乐的事,可是一点回音也没有。艾米决定不再去想那个外国青年手中晃来晃去的“帕多”琴,她要多画画,最好是有人出钱能够买走她的画。
她又坐在师大校园的湖边写生。这个时候,秋天有些深了,湖面上漂浮着几片枯黄的柳叶。有一小股旋风,在湖心带动了一片叶子,呈螺旋状向岸边漂移过来。艾米看见水里倒映着一个晃晃忽忽的人影,一回头,Joe正默默含笑地站在她的身后。还是黑色牛仔裤,红色宽格棉布衬衫,只是没带那把酱红色的西班牙吉他。
时间在你的指尖跳舞(3)
她站起身说:“你好,我给你的邮件没收到吗?”
Joe说:“我最近去了外地刚回来,还没空打开邮箱哩。”
艾米“哦”了一声。
“你心情不好吗?要不要我们一起走走?”Joe提议。
正好,艾米今天没课,她就随Joe穿过湖面的石桥,穿过对面的教学区。一路上,艾米无语。
Joe说他是国际政治学的研究生,他的父亲是那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他的国家正饱受战乱。
Joe说如果他的国家需要他拿起枪,他肯定不会抱起吉他。他要和人民一起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
Joe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要学习中国的语言,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政治,中国改革的模式。
艾米听Joe一个人绵延不绝的叙述,灰暗的情绪渐渐开朗。她说:“你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你的国家应当为有你这样的优秀青年而骄傲。”
Joe天真地笑了:“谢谢,我请你吃点东西吧。”
他们来到校外的小吃一条街,Joe把艾米带到了一个老太太的摊前。那是一只蜂窝煤灶上架着的一只大锅,锅里煮了一些玉米棒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