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上达不成共识,亲子关系也会扭曲错位。
现在社会上过于强调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其实给单亲家长和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暗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单亲”本身对孩子和家长的影响。
凌子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在与他的交谈中,可以明显感到凌子的父亲认为与凌子母亲离婚是给凌子带来的一场灾难,是凌子出现一切问题的根源。
我不否认;父母的离异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当时年幼的凌子留下心理阴影。但更为关键的是,凌子父亲在以后的10年中传递给凌子什么信息。“你是个缺少母爱的苦命孩子”、“我和你妈妈分开得早,让你受委屈了”、“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从小就没妈疼”,这些是凌子父亲跟女儿沟通时最常说的“掏心话”;在鞭策女儿上进,劝她用功学习时,则常说“你妈从小不管你,我既当爹又当妈,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你要好好学习”、“我跟你妈离婚后,为了你,我没再找女人。孩子,你可别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女儿,我和你妈离婚早,你是我唯一的希望和寄托”等。
虽然凌子的父亲对女儿说的都是实话,出发点也是好的,但真的对女儿的心理发展有益吗?怀着一份对女儿的深深愧疚,父亲对凌子自然是百依百顺,宠爱备至,长此以往,与凌子之间就形成了放任型的亲子关系。这里所说的“放任”不是对孩子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父母在孩子满足一定条件后,比如学习好、不谈恋爱,就对孩子的所有意愿全部给以满足;孩子为达到自己愿望可以随意支配家长。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长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孩子支配家长或家长控制孩子同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利。
父亲的态度对凌子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凌子在父亲的愧疚和溺爱中长大,无意中更加强化认识了自己的家庭缺陷,因而在同龄人中比较自卑、孤僻。在家中由于有父亲的呵护、疼爱、理解,凌子自然跟父亲相处时心理放松、自然、有安全感,与父亲交流也更加顺畅直接。父亲在凌子的心目中更像知心朋友。
进入青春期后,凌子随着身体的发育,性心理也有所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她意识到自己性生理上的变化,觉得自己是“成熟女人”,而且开始有性冲动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往往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往来疏泄性冲动带来的压力。然而,凌子对同龄男孩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一方面固然是自卑心理作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父亲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使她产生了“没有哪个男孩像我父亲一样对我那么好”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