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爱怜地捧着桅子的小脸,深情吻了一下,摇摇头说:“不会的,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下辈子,下下辈子……,我们都会在一起的,相信我,桅子!”接着,书剑从口袋里掏出钥匙串上的小刀,转身在一株竹身上刻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
桅子激动的热泪盈眶,纵身投进书剑的怀里,心中充满了爱的甜蜜。
第二年,桅子与书剑携手走进了婚姻登记处,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大红的结婚证时,两人相视而笑。桅子终于成了一名美丽的新娘了,这段得来不易的爱情也终于修成了正果,从此,他们的命运就真正的绑在一起了,生生世世,矢志不渝!
小山村的乡亲们非要闹着给他们举行一个最热闹的婚礼,在这短短的几年中,那些厚道的乡亲们早已将桅子当成女神一样喜欢与爱戴,而这个婚礼就是他们对桅子最真挚的祝福。
让桅子感到最幸福的是,父母也决定来参加她的婚礼了,提前两天从城里赶到了小山村,给女儿女婿带来了不少礼物,当然,还有最真挚的祝福。
天刚亮,村中那些三姑六婆小媳妇大姑娘,都纷纷来到书剑的家,有送东西来的,也有来帮着干活的。书剑的堂婶更是将自己那头百多斤的肥猪宰了,送给书剑喜宴上用。还有一位巧手的小媳妇亲手绣了一对漂亮的鸳鸯枕套送给这对新人……
按照小山村的婚嫁习俗,新郎得先去娘家接新娘,书剑的堂婶便充当了桅子的娘家。小山村哭嫁的习俗更是渊远流长,新娘在出嫁前十来天就得和所有的亲人泣别,一边哭泣一边诉说自己的不舍与对亲人的感谢,那哭腔那韵味,不仅仅是向亲人的道别,更是一种民间的艺术。
当然了,哭嫁并非真的悲伤,那是高兴的泪,甚至在哭嫁的过程当中,还能看出新娘的品性与才气,要用哭腔把所有的心思与感谢诉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当于做一次无稿的口头演讲。不过,桅子的情况比较特殊点,堂婶只是临时的娘家,自然不必提前几天去哭嫁,只要出嫁当天例行一下这形式就行了。
桅子坐在堂婶临时设成的闺房,正搂着母亲的胳膊哀哀哭诉,居然哭的似模似样。后来,桅子想着这几年来对父母的伤害,不禁悲喜交加,哭的更是情真意切。身边围着的几位姑娘被感染,也跟着哭泣起来。书剑和一群迎亲队伍,敲锣打鼓来到堂婶家门前。两位姑娘将穿了一身红色新娘装的桅子扶了出来。刚与母亲哭别的桅子,俏脸上泪痕未干,梨花带雨,楚楚动人。
迎亲的小伙子们全都看呆了,似乎根本没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