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做新娘子的桅子会这么漂亮,锣鼓、锁呐声全都停了下来,片刻,爆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按小村庄的习俗,新娘是不能自己走路的,也不能见天,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忌讳,得由新郎背着走,一位伴娘在旁边撑伞罩着新娘。送亲的、迎亲的,浩浩荡荡一大群人朝书剑家走去。
新娘到了堂屋前,便有一位大嫂将一面筛米的竹箕放在地上,新娘须从竹箕上踏过,跨进堂屋,表示将以前所有的不如意和晦气全都筛掉了。
接下来就是拜堂了。堂屋上方放了一张八仙桌,桌上有一小盆米,米上插了香、烛。另外还放了几碟糖果,姜片什么的。再就是竹箕里整齐摆放着十几双新做的布鞋,这是在考验新娘的手工水平如何,有些布鞋做的不好的姑娘,往往会在出嫁前请小姐妹帮忙做。桅子做的新鞋刚一搬出来,便得到了边上所有嫂子们的称赞,特别是几双小孩鞋面上,那栩栩如生的刺绣更是让众人赞叹不已。
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过后,站在桌边的中年司仪开始扯起嗓子喊礼。新郎和新娘恭恭敬敬站在桌子下方,一拜二拜三拜,行礼完毕,新娘便在喜娘的带领下,给所有来宾敬茶。堂屋内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乡亲,笑声、祝福声此起彼伏!
晚上闹洞房时更是热闹非凡,笑声一片。大姑娘小伙子们挤满了新房,大伙都缠着书剑讲讲当年是如何蠃得美人芳心的。书剑咧着嘴傻乎乎笑着,眼睛直往新娘身上溜,脸上尽是忘我的陶醉。桅子也是羞涩的笑着,眉目含情,红朴朴的脸蛋美丽极了!
月上树梢,闹洞房的人们终于散去,书剑深情的拥住自己的新娘,吻着这张千娇百媚的脸,久久感受着对方的心跳,让幸福的眩晕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第九章 文化致富
岁月交替,周而复始,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
在这两年中,桅子与书剑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买了不少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潜心钻研,搞起了种养植业。他们根据小山村地肥水秀的特点,细心摸索,竟然摸出了一些致富的门道。
两年下来,虽然很辛苦,却也得到了不错的回报。乡政府农技站还派技术员参观过他们种的天麻、养的牛蛙,认为管理的很好,并做为劳动模范致富户,在乡大会上受到了乡长的表扬,还领回了一张大红奖状。
美好的生活已经象抬眸可望的曙光,在不远的天边向书剑和桅子绽出笑脸,指引着他们奔向幸福的未来!
不久后,书剑请人在老房子旁边盖起了一栋两层的新楼,让苦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在晚年住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