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尼采的书看。
看到尼采读叔本华时感叹自己如同找到了一面镜子,他发现原来镜子还有如此功能,并不单指中国古人所指的“自鉴”,觉得大长见识,不由叫出了声。李满朝看他那样子好笑,便问他:“吃错药了,一个人高兴啥呢。”于一飞便拉了他看那一段说:“原来镜子还有这么个功能。”刚好马龙推门进来,见状便嚷道:“什么书,是黄色小说吗,看得这么投入。”说着伸手翻了一下说:“尼采——不就是那个自诩是太阳的人吗?”
“尼采还有许多观点很独到呢,不要总拿那一点一知半解的东西来看人嘛。”于一飞给他解释说,但马龙不听他说完就出去了,他也便不再理会。
就像大清炮队的兵在战场上还想抽一口大烟一样,虽然快考试了,兄弟们还是不能停止卧谈,而现在他们早已给班上的女孩子们排好了队并能倒背如流了——其实也只不过是按丑的降幂排列而已,再说起来如同嚼那老油菜中的筋,没完没了又索然无味。无聊可聊了,马龙便问于一飞尼采有那些独到的见解。
“尼采嘛,不就那个自诩为太阳的人吗。”不等于一飞回答,便有人抢着说,
“希特勒也很崇拜尼采。”这一个显然知道得多一点。
很多人对尼采的全部了解只是从初中时鲁迅的一篇文章中得知,既然鲁迅都讲他坏话,他自然不是好东西——因为鲁迅是文豪啊。这可极大的误会了鲁迅,他曾把尼采,歌德和马克思一起称为伟大的人物,甚至他自己也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尼采。如果他的在天之灵知道因为了他这句话而产生了如此的后果的话,一定会蹬开棺材把人们重重的讽刺上几笔。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别人的意见本是很无所谓的,就象有人指着前面的一堵墙说:“你敢拿脑袋在上面碰一下的话我方服你是好汉。”这时你大可不必就向他证明一番,你是与不是好汉你自己最知道,况且不是他说了算的,但好多人还是忍不住想证明一番,于一飞那时候也是如此,听他们说的不合自己的想法,便忍不住想和他们争辩。
“现在流行的许多说法都是对尼采的误解,”于一飞说,“他的超人主义本是针对基督教的,在于让人们放弃上帝,从而唤起人们对自我和生命的重视,但后来被希特勒说成卓越者对异族的征服,那时他已死了许多年,不能算作他的错;而他‘距人类六千公尺’的高度和‘我的时间尚未到来,有的人死后才会出生’则是思想者的超前和卓越,同时也是一种勇敢……”
“尼采如果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
“也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