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的纠结,便转移了话题。
“《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很美的名字,是不是也有着同样美的故事呢?”我感慨道。
“是啊,很美的故事。”他听我这么说,便接过我的话,开始为我讲其中的故事,“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8226;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可惜,那只是故事。”我听了,想那魂魄归原不过是那世俗之人的美好杜撰,便随口说了。
未想,梦年听了我这番言语,涨红了脸,急着想争辩什么,但最终他只挤出这么一句话:“婆婆,你这话差已。”
我习惯的保持着笑,但不答他的话,因为我早知他入戏之深:他以为他是杜丽娘,他以为他会找到他的柳梦梅。
“婆婆,无论是谁,他都能与他的‘柳梦梅’终成眷属的,不是吗?”他不见我的回答,更加的着急道。
“梦年,那么你呢?”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他如此下去,一针见血的问了下去。
果然,他神色黯然起来,说:“我不是杜丽娘,哪来的柳梦梅?”
“你不是吗?”我明明白白的反问,虽然清楚这句话对他来说是多大的讽刺。
“我是吗?”他的泪终于流了出来,将他作为男子的最后尊严都在我面前放下了。
我拍拍他的肩,暗示他不要再哭了,但那只是徒劳,我又去翻弄那些装有梦境的香囊,却在此时觉得那么多的故事无一适合于他,可是适不适合又有何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