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上行商,到祖父这一代,因经营不善,从小康之家陷入困顿。到爹爹这一代,便只有靠变卖家产勉强度日了。
后来爹爹实在走投无路,只好去眉州投靠内弟。此时母亲早已去世,舅母为人泼辣厉害,舅舅又为人懦弱,他们在眉州的境遇可想而知。幸而爹爹写得一笔好字,又善图画,父女二人靠卖字为生,才不至于太遭人白眼。
儿时的很多记忆都模糊了,可有一件事却见她心头打上了烙印。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这一章,我忍不住点了辣子鸡的外卖......
第8章
蜀人尚滋味,好辛香,舅舅当时任县主簿,日子颇过得,家中的厨娘经常做姜辣羹、大燠面等川饭。薛盈初时吃不惯,后来也慢慢适应,渐渐喜欢上了这辛辣的味道。
有一天薛盈在厨房边上玩耍,厨娘正在做川炒鸡,花椒的香味一阵阵传来,她觉得自己饿极了。可是她知道那是留给舅舅舅母的下酒菜,她和爹爹是没有资格吃的。
菜炒好后,厨娘恰巧有事出去,她实在忍不住川炒鸡的诱惑,便走进厨房尝了一块,花椒香麻,鸡rou外酥里嫩,她吃了一块还想再吃一块,很快,盘子里的川炒鸡就少了很多。
厨娘回到厨房不久便发现了异样,诧异道:“谁偷吃了鸡rou,怎么变少了?”
舅母此时正好路过,冷笑一声,提高了声音道:“这有什么难猜的,家中拢共这么些人,你就当是讨饭的叫花子吃了吧。”
薛盈躲在远处,却永远忘不了舅母鄙夷不屑的神情,那是她有生以来最感到耻辱的时刻。从此以后,她再也不吃川炒鸡了。
第二天中午,大厨房的众位娘子知道薛盈和陈娘子要比试厨艺,早早便去等候了。
川椒、生姜、大蒜,是做川饭必不可缺的三大法宝。陈娘子和薛盈今日要做川炒鸡,自然少不了这三样调料。
薛盈做川炒鸡用的是鸡腿rou,加入胡椒粉、甜酒和淀粉腌制后,直接放入油锅里炸制,经过初炸和复炸,鸡rou很快变成金黄色。
薛盈很快用菽乳、水、酱油、盐调制了一小碗料汁。再次加炒锅加热放入少许芝麻油,加入炸好的鸡块和大量的川椒、葱、姜、蒜翻炒,临出锅时倒入料汁,川炒鸡便做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