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地理类〃有着如下的著录:
〃唐鹤征《 南游记 》三卷;吴承恩《 西游记 》;沈明臣《 四明山游记 》一卷。〃
〃吴作〃与〃非吴作〃所激战的最终证据就是这两条了,此外所有的〃证据〃,都是在先肯定或是否定〃《 淮安府志 》中吴承恩所作《 西游记 》为小说〃以及肯定或是否定〃《 千倾堂书目 》中的吴承恩《 西游记 》为游记〃的前提下而引申的论证。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这场百回本《 西游记 》作者之争就没有消停过,而且越演越烈,但谁也不能说服谁,因为证据还是太少,都是自圆其说我属于〃非吴作〃一派,但我无意在此论证有关〃吴承恩〃的任何事情,因为这本就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事情,而且不管分歧有多大,首先都应该回到文本,以文本为出发点,才可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
我只想在此讨论一下百回本《 西游记 》的成形的大概过程。
现存最早的百回本《 西游记 》扉页中题〃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共二十卷;而卷九、十、十九、二十又题〃金陵荣寿堂梓行〃,卷十六第三行又题〃书林熊云滨重锲〃。这清楚地表明,这一版本至少是三种版本的混合体这与我的〃汇编之书〃的观点是吻合的,这一部拼杂而成的〃奇书〃,极有可能是当时的〃书商〃( 金陵书坊主 )为适应当时的阅读形势,及其追逐读者市场的一个〃快餐式〃的产物。
第104节:第四回 新月满月(2)
明朝中叶是古代书籍刊刻印行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籍刊刻出版由官府转向民间,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许多由书商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书坊,金陵的〃世德堂〃就是其中一家。当时的金陵是全国书坊的最集中之地,在这样一个〃出版社〃和〃印书厂〃云集的文化中心,一部好的〃畅销书〃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书坊为了标榜〃新编〃、〃新作〃或〃新订〃、〃重订〃以吸引读者,不惜窜改古籍的原作,或修缀拼接,或改头换面,使之成为一本〃新〃的〃流行读物〃。
面对这种不良风气,顾炎武曾经有过批评:
万历间人多好改革古书,人心之邪,风气之变,自此而始。(《 日知录 》卷十八 )
而清代著名版本学家黄荛圃亦有〃明人喜刻书,而又不肯守其旧,故所刻往往废于古( 见《 黄荛圃书跋 》)〃的批评,更有人曾有过〃明人刻书而书亡〃之叹(《 书林清话 》)。由此可见,这种〃不尊重原作、妄加改窜〃的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