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样的事也有理论支持。中土的佛教和道教,苦修的和尚道士很多,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在民间修德行善,有很好的名声。周洪谟介绍了几位这样的大师给朱佑樘,让他们讲经论道,然后一同修订了祭祀、做法的规矩,就大大缩减了开支。
但是再要从后宫里省点什么,还真是省不出来了。朱佑樘皱眉道:那小王子实在可恨,竟敢如此挑衅。一千五百人进京,他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阿娇冷笑道:那个小王子一听就不是善茬。鞑子的铁木真,当年也是隐忍多年,最后报了夺妻之恨,一举崛起。这个小王子如出一辙,少年丧妻,汗位不稳,还有瓦剌人虎视眈眈
朱佑樘恨恨地道:梓潼说的有理。这样的人物,鞑子要几百年才能出一个,实在是不可小觑。
阿娇说道:朝堂上的事,妾身不懂。但是这笼子里的猛兽,还是早点杀了为好。皇上仁慈,不忍心直接动手。但是近几日,那些猛兽没有东西吃,费尽力气向外钻,好些个太监都因此受了伤。这样的恶兽一生不知犯下多少罪孽,多活一天都是不好的。
朱佑樘明显感觉到,最近阿娇有所不同了。以前阿娇都是比较温和、规矩的形象,而自从怀恩过世那段时间之后,阿娇也开始流露出了一点强硬的本性出来。出乎朱佑樘意料的是,虽然他对着跋扈的万贵妃没有任何好感,但是对阿娇这样的转变,他心里反而是欣喜的,好像和阿娇的关系突然拉近了一般。
对于阿娇来说,本性实在憋屈了太久了。自从被关进长门开始,阿娇原本身上那种棱角都慢慢地被磨平。然后这几辈子虽然也到过位高权重的地位,但毕竟面对的皇帝心眼都是一大堆,除了在宋朝对着金人可以放几句狠话之外,其他时候还是得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
随着几辈子的修养,阿娇原本比较骄纵的那一部分,也渐渐成熟了起来,但是阿娇骨子里还是相当硬的一个人。也是遇到了朱佑樘,才能让她稍微放纵一下这部分的性格。
历代帝王,无论是昏聩、平庸还是精明,多半在本质上心眼都比较小。其实就算放眼到整片华夏土地上,真正的心胸宽大的人,又能有几个
所以阿娇十分佩服朱佑樘的就在这里。这种胸襟,不是因为朱佑樘在朝堂上,能忍受那么多说话难听的老臣和言官;也不是因为他赦免了万贵妃家人的性命,而是阿娇冷眼旁观了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