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战奴,都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全都是粗麻制成的衣服,没有鞋子,光着脚板,拿的武器是木头削尖顶端的长茅。他可以在府里住到十二岁。他的战奴会暂时安置在校场的战奴营中,等到他年满十二岁就要带着战奴搬到自己的庄园自力更生。
十二岁,小学毕业,就要养活自己和战奴。
虽然他有一百亩地,但是一亩地每年出产二百至三百斤粮食。按照折中算,一亩地产二百五十斤粮,每个人平均分得一年一百二十五斤,这里面还得包括衣服住宿武器等开销。这还不包括他自己,以及他的四个健仆、四个丫环和八个小厮。
生活现状岂止残忍。
裴三郎决定先去看看自己的地,那是将来安家立业的根本。
作者有话要说: 镇武侯:知足吧,儿砸,你是嫡子,才有二百战奴和一百亩地,如果是庶子,二十个战奴十亩地。如果是女儿,搭点嫁妆就嫁了,连地和战奴都不用给。
第4章
这是裴三郎第一次迈出家门。
裴三郎根据镇武侯家的情况已经推测出这个世界的人生活水准并不会太好,等他迈出府门才发现自己仍旧低估了这个世界。
秋收时节,外面艳阳高照,天干,地上的尘土厚得能把人的脚背埋进去,他的马车和带的随从战奴们走过的地方能够掀起一片尘土。
他家有围墙是泥土加秸秆夯实建起来的,有四五米高,这对于上辈子逛过故宫、横店以及在高楼大厦的城市里生活习惯的人来说,镇武侯家实在有点寒碜。可等他出门就发现镇武侯家是诸位街坊邻居中最气派的,墙院最高,占地面积最大。他出门还有马车坐,旁边一位穿着官服的大人则是坐着驴车回家,见到他还下马车跪地行礼。
他的马车和随从们过去后,他们吃了满嘴的灰尘。他还不能让他们站起来避开点灰尘,这有违礼法,如果他们站起来了,那就是对镇武侯家的不尊重,是士族对贵族的侮辱,是要下狱挨板子还要罚钱财的。
裴三郎心有戚戚,他不想自己以后也跪在地上吃灰尘。
马车出了达官显贵住的那片区域后,沿街的景象又变了。
房屋全是只有一人高的泥墙茅草屋,窗户很小,屋子里很黑,门很窄,人进屋得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