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圣诞节就算得上是我难过的一道坎。
以前在国内,说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现在海外异乡,所谓的朋友,节日期间心都在自己家里。
而joy还和我只算是亲密的朋友,没有成为正式的男女朋友,她也只愿住在自己和朋友租住的宿舍里面。
我打听过她圣诞节安排,也是要回家几日,才返回来上班。
我们目前的关系,她无法邀请我回家共度节日,而她所说过的家的地址,委实是我无法记住。
这里很多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菲语奇怪的一长串发音。她们说出来我听得非常清晰,可即使反复叨念几次,甚至写下来,也很快就忘记得一干二净,像是注定不会和那些地方有任何瓜葛一样。
所以一阵数落下来,关于圣诞节最清晰的记忆,居然是穿街走巷的小吃。
因为我的圣诞滋味,是酒店附近,挑着担子和背着保温箱叫卖的流动小吃摊贩带来的。
常见的这类小吃会有几种,但最是心头所好,就是连在国内也有些难见到的豆腐脑。
一样的用细细的扁担挑着两只桶。打开桶,最上面一层是各种调料盒,有油酥的小黄豆和花生碎末。
中间隔层是勺子和取豆腐脑的工具,最下面是多层保温的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桶的外壳上挂着一长串一次性的塑料盒子和勺子。
看到这豆腐脑就会勾起我儿时的回忆。那时追着这担子走上好一截路才会下决心买一个尝尝,一口一口小心慢慢地吃,都舍不得一口气吃下去。
来菲国前的最近一次关于豆腐脑的回忆,就是在香港元朗。无意在街市发现一家专门做豆制品的档铺,有秘制的豆腐脑。当时就欣喜若狂地连买了三碗细细品尝。
所以在这里能够找回这些久远的美好,怎能不叫我感激涕零呢。而迅速地切换到孤身一人的节日里,这豆腐脑更算得上是温暖的慰藉了。
此前joy对我和豆腐脑的深厚感情,就既是不屑有难以理解的。
她就常说这另外一种和尚的味道了,也从来不愿意尝试。偶尔闻一下就觉得气味淡淡,又听说是咸味就更加不喜欢了。
“我只爱吃甜食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