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床就相当于椅子或者是凳子,王长安告诉我,他就是坐在那张床上,趴在那张高桌子上刻苦学习的。
家中的另一孔砖窑,住着王长安的父母和她的小妹妹。
王长安的小屋非常的冷。在十二月份的冬天里,他不舍得生炉子,屋子里冷得象冰窖一般,我和他都把手抄进袖筒里说话,还不断地跺着脚。我问他:“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能在这里学习呢?手连钢笔恐怕都拿不住的。”
“冷得很了,就钻被窝嘛,身上暖和一些,手就不太冷了。这有啥嘛?”他这样回答我。
我被他这种精神所感动。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他。
我联想到我自己为了省家里的电,曾经在夜晚,站在马路边的电线杆下面读书考大学的情景,觉得他和我一样都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我们都是凭自己刻苦努力走出来的。
王长安说他最喜欢韩愈的两句话,“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他说,考学的时候,一累一不想学,就用韩愈的这两句话来鼓励自己。
“那你何不用头悬梁,锥刺骨呢?不是更能激励你吗?”
“那你是用头悬梁,锥刺骨的?”
我笑了。
我和王长安是能谝在一起的。——秦州人把“聊天”叫做“谝。”
王长安学习的确很吃苦,复习时的书上面划得满满的,连原文都快看不清了。不过从他在书上记的那些内容,能稍稍看出他是个死学笨学的人。
王长安还对我说,他买的书没有一本是用过块块钱的,全都用的是分分钱和毛毛钱。为了买一本书,他要攒好长时间的零钱。
王长安还给我唱李玉和的段子:
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他,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啊,啊。
我喜欢王长安,喜欢这个早当家的穷人的孩子。
我频频地光顾他的小屋,和他一起受冻,和他一起经受寒冷的考验,也是爱情的考验。
不久,王长安带我到西安结核病医院去看望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撑着瘦骨嶙嶙的身体带我和王长安去看梅花。梅花开在医院的后院里,在冬天里开得那么红艳,象是血一般的颜色。
我脑海里立刻涌出了许多关于梅花的诗句,轻轻拾起吹落在地上的花瓣,一边把玩着,一边朗诵起陆游的词: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我也喜欢这首词”王长安说。
听他这么说,我从内心感到找到了知音,我暗自庆幸。
“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留清气满乾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