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辗转,又回到了秦州。
当母亲见到父亲之时,吃了一惊,父亲胡子拉楂,头发白了许多。母亲说简直没想到去了一趟苏州,半个月的功夫,父亲会变成那样。
父亲在火车上两天两夜一直不敢睡觉,生怕谁不小心再碰住了我的伤脚。父亲的头发怎能不变白呢?伍子胥过邵关,一夜愁白了头, 想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千里奔波,是怎样把一个不能走路的人护送回来的啊!
学校的房子被退掉了,我无处栖身,我先住在我大弟的家里,后来又住进了姐姐的家里,到最后又转移到了我哥哥单位的房子里。
伤筋动骨一百天。在这一百天里,陪伴在我身边是我的孩子。
也只有我的孩子。
我和孩子一起住在我大哥闲在芳草堤的一间小屋里,那间房子许久已经没有人住了,没有水,没有电。我的父亲每天去楼下给我提一桶水上来。晚上房间里没有电,我就点上一支蜡烛。
那支蜡烛又粗又壮,象是一个红色的玻璃杯一般,上面发出红红的光亮,一闪一闪的, 红光一圈一圈地弥散开来,把房间照耀得既明亮又朦胧 ,像是童话中的世界一般。孩子看见了,竟为此兴奋不已,啊,这么大的蜡烛! 孩子说,她跑来跑去的,拍着小手,还唱歌。她的样子让我觉得特别的心酸。
也没有电视可看,小弟送给我一个从西安买回来的可以收听电视节目的小收音机 ,我和孩子躺在床上一起收听来自收音机里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得冷。在顶楼的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小屋,真是奇冷无比呵。孩子半夜尿的尿,早晨起来时结成了黄色的冰,硬梆梆的,把盆子放在地上磕半天才把这黄色的冰磕出来。但孩子依然是快乐的,她被窗户上漂亮的冰凌花吸引着,用她的小手在窗玻璃上画画,画小火车,画红太阳,她还不忘记让小火车冒出一圈圈的烟,孩子画的烟圈一个比一个小,一个比一个小,至到漂散到很远很远。她还让红太阳放着光芒。在窗户上面写字,写她刚学会的“1、2、3、4”的数字。那时,她爱看的书是《丁丁历险记》、《葫芦娃》,孩子和我一起躺在冰冷的床上,一遍遍地让我给她讲故事。
在那样一个困难的日子里,只有孩子愿意陪伴着我 。她的快乐 ,感染着我,让我在万念俱灰的日子里因之而生出一些生之希望。
第五章 下海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度过。转眼间,时光进入到了九十年代, 我和王长安结婚已经七年了。
这个时候,社会上成立了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