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一家就和瞿伯伯一家,联合在一起,继续了以后这段行程。这段路线是怎么 走的,我已经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沿途妙事一件接一件的发生。有瞿伯伯在,几乎没有任何 时候是“乏味”的。这一路上,难民极多,大家都是把行李扎好后,连锅盘餐具用扁担挑在 肩上走,这样,才能随时随地停下来烧锅煮饭。我父亲本来不可能去挑担的。但是,人家瞿 伯伯都挑了,我父亲就不得不挑了。何况,瞿伯伯在旁边一个劲儿的鼓励:“挑担有什么难?只要是男人都会挑!用一点体力而已!你尽管挑,我帮你念金刚经, 有我念金刚经,你一定挑得平平稳稳!”于是,我父亲就挑起担来了。挑担这玩意,说来容 易,事实上可不简单,打包要技术,重心要平衡,我们真担心父亲一介书生,是不是能吃得 了苦!但是,他真的把担子挑起来了,也真的走了不少路,只是人家走五步,他走十步,人 家走直线,他走曲线。走得我们全家提心吊胆,走得瞿伯伯嘴中喃喃念经念个没停。好不容 易走到黄昏,到了一家废弃的大院子。许多难民都到这院子里去过夜。院子的围墙有个大缺 口,可以从缺口处抄近路直接进院子,否则就要绕好长一段路从大门进去。那缺口堆满砖头 瓦片,高低不平。我们前面有个挑担的难民,为了走缺口而摔了一大交,把瓶瓶罐罐都摔碎 了。所以,母亲叮嘱说:“你不要逞能走缺口,我们还是走大门吧!你瞧,人家都摔了!” “人家摔!我不会摔!”我父亲居然“神勇”起来了。“你看我一路不是挑得好好的吗?”
“是啊!”瞿伯伯在一边接口:“你尽管走缺口,有我呢,我帮你念经!”于是,我父 亲就大踏步的跨上缺口,瞿伯伯大声的念经,说时迟那时快,扁担的两头摇晃得像个疯狂的 钟摆,只听到一声啷噜噜的巨响,父亲已倒在破砖残瓦中。我们真吓坏了,都扑过去扶父 亲,他哎唷唷的爬了起来,居然没有摔伤,只是我们惟一的那个饭锅,已破成两半,碗啊筷 啊的碎了满地。瞿伯伯在旁边惊魂甫定的拍着胸口:“你瞧!幸好我帮你念金刚经,全身都没伤着,否则,不摔断一条腿才怪!”那晚,我 最后的记忆,是母亲用半片锅炒菜给我们吃,我们用半片碗盛饭吃。
我的故事第一部 二十二、捡柴碗盘都摔碎之后,对父亲而言,倒是减轻了一项大负担,他不需要再挑担了。我们把行 李化整为零,每人——包括我,背上背一个小包袱,其余的剩下东西,扎一个大包裹,挂在 父亲的脖子上。(父亲的背上,常常要背我小弟弟,所以只好挂在脖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