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银钱到手,那有拿着自己的钱周恤平人患难的?就是轻财济物、豪杰仗义的事,世上也还有内说悯人之凶、乐人之善、受辱不怨、施善不望报,实实有些行不去的。即如乐人行善也还不难,如凶人,骗害无所不至,有何该怜悯他?不知这等恶人负心灭理,违天不祥,大恶贯盈,不久丧灭,定有奇祸秧及子孙。那世眼看做仇家,佛眼看做异物,自然慈悲痛哭:他何普灭绝人心,到此地位?——这等心肠,岂不是善人:所以,凶人害不得他。孔子待桓越、阳货也只是一个悯字。施善不求报已是难了,况受辱不怨,或是当面横逆,负心妄加,实实难堪。就不报他也罢,难道不怨?岂是人情!这善人看做飘瓦虚舟,与禽兽一样,还是轻薄他。其实,唾面自干,许多受用处。如韩淮阴贫时受了胯下之辱,后来以千金谢了漂母,把恶少俱封了官,真如太虚浮云,有何挂碍!如此讲来,这《感应篇》岂不是仙佛根基,如何轻轻看过?今日说此一段理学,也只为西门庆罪多恶重,受了那不义之财,以致妻子受害,家破身贫,全无住处。当初如有一点善根,肯轻财重义,那有此报。
妙悟品
第四回
西门庆望乡台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状
《北邙行》: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遴遴入秋草。
车前齐唱菲露歌,高坟新起日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自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鸦作巢衔上树。
人居朝市不知愁,请君暂向北邱游。
这首歌是唐人张籍所作,专叹这人命无常,繁华难久。
三九大老,貂冠紫绶,几年间一梦黄粱;
二八佳人,花面蛾眉,顷刻时一堆自骨。
此话人人俱解,个个还迷,只为一点爱根,被他轮回不祝。
那《感应篇》说的宋朝有筒州进士王巩,病笃未汗,为阴司所追,至一山,楼字壮丽,金钉朱户,大书“东岳府”三字,廊庞清肃,殿陛森严。殿左立白玉碑一丈余高,近前细看,大书着《太上感应篇》,俱是黄金刻字,蛟龙围绕,下有许多官吏在旁抄写敬读。又到旁边一衙门,大书“速报司”,多人聚集,有带扭锁的、绳系的,也有从容闲立的,俱是官司候审未结。游览已毕,梦醒出汗而愈,因此刻《感应篇》万部传世,后享年九十而终。
今日单讲《感应》前四句说:“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