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到了三国两晋,仍旧荐举,所以名士交游大老,就以李府为龙门,郭泰是宗匠,一经品题,立时登了显要。自此士大夫才讲这声气二字。六朝多用词藻,元魏还有气骨,故此说南人不及北人。当时科名不重,风气不一。
到了唐朝,太宗一洗积弊,策论诗赋定了制举之例,才专重文章,立法甚严。当时女后临朝,公主多宠,又有御封墨敕公主门下、宰相幕中。这些才人,以诗词流传官禁,弹琵琶唱郁轮袍的故事,渐以钻营无耻,反做风流话本。所以士大夫轻道义而重风雅,沦夷至于后五代,名节扫尽,科名二字不及武夫。
及宋太祖一统,专重理学,颇尊圣教,太宗把制举定例以策论表判为主,不尚浮华。因此宋朝人才甚盛,多有理学大儒,乃是祖宗培植廉耻以为人才根本。后来蔡京用了六贼,立党人碑,又分门户。
直到南宋,程、朱、张、陆的理学不绝,甚至国亡主丧,还有文信谢妨一筹人出来死节,挽回世运。你道这科名的真假,岂不是一朝的大政!如何用得关节,私自可以巧取?便是上逆了天榜,下夺了王禄。不消说王法难容,那鬼神岂不暗惩!所以,如今巧取功名的,多有反得大祸,亡身丧家,或是半路夭折,享名不久,殃及子孙,以夺其算。
只是人不肯信,但有私门,谁肯不前进一步。
游戏品
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语小莫破
石女儿道大难容
《金刚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河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忧涅梁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一段专言无相二字,要知此相原从心生,还从心灭,相从心起,于何能无。
净行品
第四十八回
莲净度梅玉出家
瘸子听骷髅入道
诗曰:
绿霭红霞竹径深,一席终日静沉沉。
等闲放下便无事,著意看来还有心。
小卉时开参色相,山禽自语足圆音。
拈来即是天真佛,击碎虚空量古今。
证入品
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认前身
王六儿老还旧债
苏东坡《寒食》诗: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木累累春草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