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到了后来,党在成绩面前骄傲了,党对自身地宣传经常是过分美化和颂扬。把党的形象树造的太过伟大。可在现实中,各地、各级、各部门长期以来总有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在败坏党的形象,党的形象在局部或特定的时期内名不副实,宣传起到了反作用,造成暗地里骂声四起。
最严重的时候是在文革时期。不仅是过分的美化党,而且还神话党,把党宣传成是永远伟大正确的,永远都不会犯错误。甚至还君主化,从里到外把党塑造为至高无上的封建君主,高呼万岁神圣不可冒犯,谁若不敬或有微词,就予以无情的打击。而且还曾经被占据高位的一小撮人恶意的利用,把党作为他们的挡箭牌去压制民主破坏法制,差一点就毁了我们的党。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的对党的历史和功过重新作了正确的评价,同时反对个人崇拜、美化、神化、君主化党的形象开始予以纠正。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形象并未得到很好地纠正,在宣传和实际工作中,仍然把党的形象摆得高不可攀,粉饰和颂扬的话不绝于耳。开口必是某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这成绩那成绩,只讲功不讲过,有错不承认更不道歉,助长了党内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的思想,助长了虚夸假冒之风,是造成脱离群众的一个根源。如果与群众的关系愈来愈远,就难以恢复与群众的雨水之情,必会致使党的威信下降,支持率下降,进而也销弱了党的领导。
形象问题也是党风问题,形象不正则党风难正,党风不正何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党章中说得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当存在的生死存亡问题。”所以,端正党风,就应该摆正党的形象,包括摆正党的领导干部个人形象。无论是党还是领导个人,都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对待自己,真正地放下架子到人民群众中间,做人民群众名副其实的贴心人和带头人。
其次,党的性质存在误区:
党的性质应该是群众组织,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群众组织。可长期以来,党实际上成为了事实上的政治机构,就连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等群众性的团体和组织,也变成门难进脸难看的官僚机构。
群众组织与政权机构主要的区别是,政权机构靠的是权利去领导、制约和规范群众的行为,而群众组织则是靠号召力和影响力赢得群众的拥护,夺取了胜利。可执政后,手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