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个梦,她的人走了,梦也会越藏越深,却
是不会碎的。那些不厌其烦读三毛的书的日子在我而言还是印象深刻的。想
能够象她那样走很多的路,去很多的地方,全身心地投入去爱,以真诚善良
宽厚对朋友,以温暖孝顺对父母,是我少年时的梦想。
后来,在三毛去世以后,我看到很多的纪念文章和评论她作品的书;
再后来,我又在报上读到有人来写所谓的“考据文章”,尽诉三毛一生的许
多谎言,甚至有人说连荷西这个人是否存在也要存疑。。我只记得当时读了
那样的文章后心情很压抑,真不知三毛若是泉下有知,她会怎么想。我只知
道一个纯真善良,对人生充满着偏执狂热的爱与怨恨的与文字相伴了一生的
人走了,她曾经给很多年轻的朋友以共鸣和理解,她用坦率的情义写尽了她
的生活--带着一个女子内心的孤独、脆弱和失爱的苦痛。我时常还会想起
她,想起好多能以前,我倚在窗边读她的那些日子。。
点滴成河
小的时候我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以至于我的父母担心我会养成孤僻
的性格,费了很大的心思鼓励我走出家门去和其他小朋友嬉戏。那时候,弄
堂里的巷子里经常有小朋友放了学在那里跳橡皮筋,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巷子
里总会有父母呼唤意犹未尽的孩子回家的声音,而我的父母是从来不需要费
这份心的。
童年的我其实并非是寂寞的,我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了充分的满足,
有很多的连环画册还有小人书,此外就是收听儿童广播剧,再就是每周两次
被爷爷带着去听说书和京昆两戏。
入了小学以后我懂事的程度略略超出一些同龄人,那时好像已经识了
不少字,会了不少算术,算得上是学有余力的孩子了,所以父母考虑让我再
去学一样艺术课程。那时候培养孩子学习艺术门类的课程的气氛还是比较稀
疏,远没有象现在的父母送孩子去学钢琴、绘画这般蔚然成风。我还算是比
较幸运的,父母有一些朋友都在从事艺术工作,酝酿了很久推荐我去学吹长
笛,终因我不太有兴趣,未学多久就放弃了。倒是楼下客堂里住了一对老人
都喜欢书画给了我父亲一点启示,没费多大的周折我就成了那位徐老先生的
小学生,跟着他学习书法和水墨画。
徐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