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被御史弹劾,哪怕是寻常宰辅也要引章避位,而他身为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被手下当面弹劾,更要避嫌。
而今朝堂之上,真真切切就是危如累卵,他年老体迈,早已不复当年,又因身居要害之位,不得不居中连结,更是危险,难得遇上这个机会,正好趁势急流勇退。
董伯星持笏对着一旁站立的石启贤道:“此番御史弹劾于我,为避嫌隙,我当作为退让。”
一面说,一面往左边让开,果然作一副不肯再主持朝会的模样。
董伯星面色沉凝,心中窃喜,可被点名接替为之的石启贤却是连勉强的神色都维持不住,竟是出列两步,道:“御史弹劾之言,亦有论及政事堂中言语,我身在其列,当一并避让才是,如何能行替代之法。”
语毕,竟是跟着董伯星往左边站去。
石启贤这一站,过了仅仅三四息的功夫,同平章事章乙林居然大步一迈,跟了过来,站在左边的队列之中。
得了他这一脚,其余人仿佛得了什么大赦似的,寥寥几个呼吸之间,参知政事彭炯,枢密院副使邓资寅,除却政事堂中告病不朝的两位,一个接一个,其余诸人居然也先后跟着站到了左边,打眼望去,长长的两列,按班而立。
要是说董伯星的退让之举乃是顺理成章的话,石启贤的行为,其实已经有些刻意,不过是虚以掩之罢了,至于政事堂中其余人等如此行事,更是如同撕破了外头一张影影绰绰的皮,明晃晃告诉今日朝堂之上的百官,后宫当中,真真正正出了大事。
这事情之大,已是到了政事堂中所有朱紫高官们,连争权夺利这般要紧的事情都肯放弃的地步。
第389章 求见
文德殿中百官狐疑惊骇,偏偏又无人敢直言发问,即便是方才出言当面弹劾的那一名新进御史,见此形状也不免有些懵然。
然则他只是一愣,很快为之狂喜。
御史弹劾不惜身,固然也有为朝为国的想法,可私心里更多的是求名。
今次因为自己一言,整个政事堂都为之避让,怕是不用等到下朝,自家名字已经能在京城的士人圈子里传遍,再过几日,当真要天下闻名了!
他咽了口唾沫,继而大声道:“敢问诸位相公,四月十二那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