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dash;换个说法,事实上将不再有戴夫middot;威尔逊这个人。正因为包含你在内的所有人都lsquo;误认rsquo;你是戴夫middot;威尔逊,你才能以你的身分存在。rdquo;
误认?可是hellip;hellip;rdquo;
就是误认,因为人类的存在并非绝对性的。我们可以指着路边的石头,说它确实是一种名为石头的矿物;但没人能说你确实就是一个名叫戴夫middot;威尔逊的人。rdquo;
我确实是我啊!rdquo;
是吗?即使拿一块石头给从未见过的人看,他也能确定那是石头;但初次见到你的人,能自然而然地认定你是戴夫middot;威尔逊吗?不能吧!或许你会说这是废话,但这正是人类的存在是透过相互认知mdash;mdash;亦即相对性的最好证明。rdquo;
简单地说mdash;mdash;rdquo;
贾桂琳rdquo;(=我)忍不住开口插嘴。
虽然lsquo;我rsquo;在社会的共同认知之下,是不折不扣的lsquo;贾桂琳middot;塔克rsquo;,但lsquo;我rsquo;本人的头脑却产生错觉,误以为自己是苫江利夫?rdquo;
正是如此。rdquo;
不过,光这样无法说明吧?假如人格转移并非实质上的转移,只是脑部在自我认同上产生错误的话,要怎么解释记忆问题?比方说,现在lsquo;Arsquo;误以为自己是B,而lsquo;Brsquo;误以为自己是A;接着lsquo;化装舞会rsquo;发生,lsquo;Arsquo;再度认为自己是A的时候,照理说,lsquo;Brsquo;的头脑误以为自己是A时的记忆,应该不会留在lsquo;Arsquo;的头脑里,对吧?可是,从我们的经验看来,一个人格无论经历几次lsquo;化装舞会rsquo;,还是能保有连贯的记忆;这又是为什么?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