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宋代
首页

第10页

不管怎么说,赵光义登上了宝位,是为太宗皇帝。在此还要说:赵匡胤兄弟共有五人,其中长兄与幼弟早死,依次匡胤、匡义、匡美。赵匡胤登基称帝后,依照回避天子名讳的惯例,匡义遂更名光义,匡美改名光美。

太祖驾崩、新皇即位的消息,迅速诏告全国。赋闲在家的赵普闻听,哪里肯信遗诏的意思?老谋深算的他,不用打听不用论证,便猜到个中真相。不过,此时他赋闲孟州,想要复出困难重重。

要论赵普与赵光义的关系,可以说相当微妙。这位比自己小十七岁的新天子,他再熟悉不过了。自打滁州之会期间,他就认识了赵匡胤的这位年轻兄弟。进入赵氏幕府后,更成为熟人。当年筹划陈桥兵变期间,年仅21岁的赵匡义积极参与,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一面,令军师赵普印象深刻。但仅此而已,因为彼时的主角是赵家的大哥。

改朝换代后,在宋太祖眼里,外姓大都靠不住,需要时刻提防,自家骨rou就不同了,因此打压的对象全集中在家门以外。如此这般,赵光义以皇上至亲关系,开国之初就任殿前都虞候,授节度使,参与控制军权。以后,加同平章事衔,封晋王,出任开封府尹,也就是京城的长官。

这位皇弟却不简单,满腹的抱负、权力欲,不甘于现状。掌控京师管理权后,他便效法过去兄长的做法,也乘机培植自己的私人力量。一些骁勇的亡命之徒,通晓奇门遁甲之类的策士,都被私下里招入王府。他还利用各种机会,拉拢朝中的大臣和宫中的宦官。宦官首领王继恩就这样成为晋王的内线。

赵普身居相位,自然也成为晋王笼络的对象,不过那时赵丞相正受到天子的重用,不仅没接受,反倒颇为反感,他因此提醒太祖留心这类反常活动。遗憾的是,太祖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没有听进他的忠告。不久,赵光义就获悉此事,很可能是王继恩透露的消息。如此一来,晋王与丞相的关系便微妙起来,彼此都怀着深深的戒心,直到赵普罢相。

最终是兄弟阋墙,祸起萧墙,晋王成功登基。说起来,太宗继承帝位的最大依据,是老母临终留下的遗言:赵家帝位得之不易,当哥的死后,可由兄弟接替,兄弟们死后,再传给长房的儿子。太祖遵从母亲的教诲,并将此遗言放入一个金匣子里,深藏于宫中梁上。这便是演绎着一段貌似动人故事的金匮之盟。

不管外人是否相信,太宗入居皇宫后,总对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天人图谱 玄幻 /
天人图谱
误道者
4711274字02-09
谁让他修仙的! 玄幻 /
谁让他修仙的!
最白的乌鸦
4882554字02-12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玄幻 /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纯九莲宝灯
9403814字02-09
神话版三国 玄幻 /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  吕布...
146887442字09-25
阵问长生 玄幻 /
阵问长生
观虚
8362890字02-10
守序暴君,倒果为因 玄幻 /
守序暴君,倒果为因
不在意中人
151910字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