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官任上,刘平还有机会显示超常的应变能力。不久,他调任南充县(今四川南充市)知县,又奉命以泸州(今四川泸州市)代理知州的身份率三千土丁,击退周边夷人部族的进犯。
大约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刘平因父亡而解官奔丧。在返京途中遭遇十余匪徒抢掠,他cao弓连发,当场击毙三人,其余惊骇逃散。刘平的强干作风和事迹,引起大臣的注意,故相寇准还亲自向朝廷举荐。于是,他被正式提拔为泸州知州,其官衔也迁为正八品的殿中丞,夷人部族慑于他的声威,都不再敢侵扰生事。
翌年,刘平调任内地州郡。赴任路上,先行的家人再遭盗贼抢掠,他因未能同行而无可奈何。好在他为官清廉,行囊有限,只失去一把银扣长剑和一条值点钱的腰带。
天禧元年(1017)五月间,刘平奉召入朝,出任正八品的监察御史。依本朝规矩,监察御史是朝廷最高监察机关的御史台的官员,官阶虽不显赫,但肩负监督弹劾百官之责,从来受到天子和朝臣的重视。初任言官,他就勇于论事,直指弊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两年后,刘平兼任三司盐铁判官,也就是获得中央最高财经机关的兼职。三司下辖户部、盐铁、度支三部,判官属各部的副职,权责也不算小。当年,他又被选为出使辽朝的贺正旦使臣,代表本朝持节出使辽国祝贺新年。就在天禧四年,他迁任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之际,几年前抢劫其家属的盗贼被抓获,失去的两件物品退了回来,天子获悉案情后,对其清廉颇为赞赏。
从政十四个年头,从地方到中央,阅历已不算浅,而47岁正是精力旺盛之时,加上有皇帝的好感,于是刘平放开手脚,不避权贵,数次上疏批评朝政。但因此得罪宠臣丁谓,从此埋下倒运的种子。
据记载,宋真宗因赏识刘平才能,打算重用他。善cao权术的丁谓却找机会对皇帝说:刘平是将门之子,素来知兵,若派他到西北统军,足以克制党项。丁谓的这番恭维言语,其实暗藏算计,不仅当即打消了天子的念头,以后也断送了刘平光明的文官前景。
宋真宗晚年多病,大概患有中风偏瘫症,故时常不能理政,丁谓遂与刘皇后结为内外同盟,党同伐异,将复职不久的宰相寇准和继任者李迪先后排挤出朝,就此把持朝政。寇、李二人都与刘平有关系,一位曾是保人,另一位则是同年,可谓其朝中奥援。靠山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