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官运自然不畅。当陕西转运使出缺时,刘平虽获得委任,但不久就因与副职发生不和,被贬到襄州(今湖北襄樊市)做知州。
二
乾兴元年(1022)二月,宋真宗病死,年仅十三岁的独子即位,是为宋仁宗。由于新皇年幼,刘太后便顺理成章垂帘听政。这位原本蜀中舞姬出身的太后,虽出身卑微,但凭借美色和过人的心计,专宠后宫多年,在宋真宗晚年已掌控宫中实权。不过她却有一大憾事,就是不能生育,最终只得将李姓宫女刚出生的婴儿收在身边养育。为使唯一的皇嗣绝对孝顺自己,她除了严令宫人、宦官不得议论小皇子身世外,更采取了严厉的教养手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宋仁宗被调教成十分温顺的孩子,对母后相当敬畏。
刘太后垂帘之初,朝中便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斗争。首相丁谓弄权多年后,结怨甚深,大失人心,已成为政治包袱。于是,当参知政事王曾密奏丁谓与大宦官雷允恭勾结及专权不法时,刘太后便抛弃了昔日的盟友,下旨将丁谓及其党徒贬逐出朝。朝堂风云变幻之际,对身处襄州的刘平而言则是拨云见日。他先是被提拔为从六品的侍御史,此官在御史台是仅次于长官御史中丞的职务,又可接近天子。次年,也就是天圣元年(1023)初,再被征召回朝,恢复三司盐铁判官的差遣,时任三司长官的三司使李谘,正是刘平的同年故交。看起来,他在年过半百时好运仿佛又都回来了。
有道是运道不定,命运无常。当年六月间,对夏前线的环庆路副都部署田敏,因故免官。距开封几千里外的这次武官人事变动,原本与刘平扯不上任何关系,但不知是何人何居心,又以何种方式提醒垂帘太后,在商议接替人选时,让刘太后想到昔年丁谓对先皇夸赞过刘平的浑话。于是,朝廷下诏令刘平由文官改换武职,从侍御史、盐铁判官转为衣库使、环庆路兵马钤辖,兼任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依照惯例,衣库使名为负责内廷衣库,其实只是复杂的武职阶官之一,官衔不过正七品。钤辖才是差遣带兵的实职,但级别却低于副都部署。事实上,受当时文尊武卑风尚的影响,文官少有从武的意愿。总之,在朝臣眼里刘平新任官位,比之于原来职务要差得多,也与其本人多年的夙愿相悖。从此,他无奈脱离文士圈子,踏入武人行列。
邠州地接对夏前线,沿边又有许多归属的羌人部族,故武装冲突在所难免。以刘平的出身性格来看,绝非无为怕事之辈,因此很快就适应了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