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一行六人坐上省图书馆的一辆半新不旧的解放牌卡车,肖芳和率队的社科部李副主任坐在驾驶室里,柯雷他们四个人坐在车厢上,一路颠簸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青年点,浑身骨架都要散了,粘了满头满脑的尘土。天旱,地里干巴巴的,汽车轮子后面掀起腾腾的尘土。
下午一点钟,汽车终于开进了青年点所在的村子。青年点坐落在村西南角上,宽敞的院子围着一圈儿用草和泥垒的土墙,院门儿连着的一条红砖铺就的甬道旁,迎风挺立着一排小白杨树。一座朝南向土坯垒的房舍,鲜艳的蓝色,擦得透明瓦亮的窗玻璃反射着刚刚偏西的阳光。窗前,小白杨树的西侧是一片空地,上面支着半个篮球架子,一排单杠和一个双杠。小白杨和甬道的东侧,是一畦菜地,浅绿色的小白菜和生菜长得鲜嫩可爱。
卡车在院门口停下,午后没返回地里的知青,拥上来迎接。图书馆的人和知青们很熟,只有柯雷和肖芳被闪在一旁看着他们寒暄。知青们很兴奋,一个个黑红的脸庞,显得很健壮,相比之下,柯雷看着他们这些从城里来的人,个个面色苍白身形瘦弱,像是病人。
知青们用他们自己种自己磨自己做的小馇子粥和玉米面窝头,雪里蕻炒豆腐,小白菜、生菜沾大酱招待来客。柯雷、肖芳吃得很香。虽然在家里也常吃粗粮,但远没这些新粮做的好吃。
吃过饭,马上就在青年点的房舍里开会。房舍分东西两厢,东厢女青年住,西厢男青年住。正间屋除了门旁左右各有一个灶台烧东西两间的火炕和做饭用外,靠北那侧间壁出了一个小图书室,简易的书架上,摆着几百本省
图书馆定期轮换提供的和二十八中学生捐来的书籍。小图书室给这个农家房舍里平添了温欣的文化味儿,令人亲切。
会议是在西厢房里召开的。立业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主持会议。参加会的不光是省图书馆的,还有知青点里知青们家长的代表,几十人坐了满满一屋子。青年点团支部书记兼立业大队团总支书记李玉淑,作了他们二十八名男女知青两年来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实践的汇报。
两年前,二十八个知青来到立业时,几乎是一无所有。只有队里分给的一块地质不好的地。现在住的这房舍,当初是已经破败的大队的豆腐坊,屋漏墙塌,缺门少窗。知青们接过来后,自己动手重新修缮,垒砌了土炕和锅灶,打起了院墙,在院里栽下扎根树。从此,在这安下了家。二十八中学支援了一只篮球架,学生们捐钱给他们买了三台凯歌牌的半导体收音机和篮球、排球、
乒乓球拍,在大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