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下,他们做了乒乓球桌。
他们还是不满二十岁的大孩子,庄稼活儿一点儿不会,在队里派的老农指导下,一样一样地学,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手磨出了茧子,腰背累得酸痛。不会做饭,睡的又是从来没睡过的火炕,所以吃不好睡不好,大家都瘦了,病倒了好几个。但他们咬牙挺着,把累和委屈的泪水,流在夜里想家时的被窝里,把寂寞挥洒到开展的体育、文艺和学习中。离开父母他们都变了,变得坚强和有耐力,每个人坚持天天写日记、练钢楷就是一个证明。而地里第一个秋天的收成,更让村里的农民对这些大毛孩子另眼相看。
李玉淑的汇报博得了在场来宾的热烈掌声,知青家长们唏嘘不已,有的还为自己子女的甘苦和坚韧流下了眼泪。
立业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书记、省图书馆李副主任,两个知青家长代表先后讲话。二十八中学红代会主席宣读了全校师生的慰问信,赠送了师生们捐钱买的慰问品。会议开到这里情绪高涨起来,知青们争先恐后站起发言,表示不辜负家乡父老的支持、期望和鼓励,一定辛勤耕耘,把根扎得更深,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做出更大的成绩。
晚上,召开了小型联欢会,柯雷和肖芳表演了故事《怒火》和《海的女儿》,知青点的一个男知青表演了他参加省知青会演节目,快板书《让座》、《雪夜心红》。
当晚,柯雷他们住在了青年点里,男的和男知青挤在一个土炕上,女的和女知青挤在一起。
第二天早上三点钟,知青们就起床下地夏锄了,一直干到上午十点钟才回来吃饭。饭后,李副主任和李玉淑主持知青们召开了一个读书座谈会。往常知青们吃完了饭就又下地了,一直干到晚上八点钟才收工,每天都是这样。收工回来还不马上休息,开会或学习到夜里十点钟,然后才躺下歇息。这样艰苦,知青们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有说有笑有唱有闹,青年点里荡漾着歌声、笑声、笛声和琴声,篮球、乒乓球打得热热闹闹,一派生气勃勃,与那些寂静的庄稼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常引得庄稼院的孩子站在院墙外驻足呆看。
对于知青们的这种精神面貌,柯雷很羡慕。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了大城市,条件艰苦,风吹雨淋日晒,但他们活的阳光灿烂。而自己生活工作在那个钢筋水泥筑成的厂房里,从肉体到精神都好像带了紧箍咒。
男女知青的集体生活,知青间的友爱亲密,他们之间随意的说笑、打闹、眉来眼去,充盈着青春的灿烂和美好。这一点更让柯雷眼热,和自己车间里男女青工间诸多禁忌的关系比,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