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个礼道声好就走过去了,不曾多寒暄一句,没有一点我跟她曾经天天同桌吃饭的熟稔。
现在看来似乎显得很怪,可是在当时,一切演变都是那么的自然。我的心思逐渐被考试跟分数占据,越来越崇拜那些声嘶力竭带领学生走向升学之路的老师们,那段坐在办公室里学打中国结的日子,在记忆里慢慢地失去了色彩。
直到几年前,我开始寄教师卡给中学时代的老师们,其中也包括她。她从没回我信,我甚至不知道她记不记得我,但我还是一年又一年地寄。我只是希望她知道,在那群谑称她「姑婆芋」,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中,至少有一个,一听到木匠兄妹的歌就想起她。
是她逼我睁开双眼,去寻找应该走的道路。而且她的教诲,对我的帮助一点也不输给英语跟数学。
有时,我会想起那个炎热的夏日中午,在后段班走廊上看到的那些学生。她们之中也许有人可以成为运动健将,有人是很好的业务员、主持人、演员或画家,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这些才能。
只不过是看不懂课本上的异次元文字,就被丢在没人照看的角落里,慢慢地变野,迷失了方向。
至于那些有幸挤入「好学生」之列的人呢?就我自己而言,拼死拼活地进了升学班,高中、大学、医学院,转眼十几年过去,我得到了什么收获呢?
答案:一堆解不开的烂帐和一个「恶女」的封号。
如果有人在我一上的时候告诉我,我二年级会被分到升学班中第一好班,我一定当他寻我开心。但是当二年级的分班名单公布时,老师跟同学没有人表示惊讶。父母则是喜不自胜,妈妈更是到处宣传,活像我已经考上了明星高中。
从一下开始,我的课业就有了长足的进步,对英语越来越得心应手,一直最头大的国文也终于抓到了窍门,其它的历史地理跟着上了轨道。第一次月考结束后,我多多少少已经确信我会挤入升学班。
那时想着只要能排入中段班就好了,没想到随着成绩逐渐上攀,到期末时师长对我的期望竟然已变成非进前段班不可,我也糊里胡涂地认同了他们的期许,考试前夕紧张得差点失眠。当结果确实如我所愿时,我并没有兴奋的感觉,只有一股「好家在」的虚脱。
进入第一好班,基本上就表示我已经由黑翻红了,但是也象征着更重更难的功课,更多挑灯苦战的深夜,师长更深重的期许。放学钟声不再有意义,只是另一堂课后辅导的开始,假期完全消失,只有礼拜天下午提前在三点钟放学,对学生们已经是莫大的恩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