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纪法国小说的图景
——法国当代桂冠小说译丛总序
法国的文学仿佛一棵树,传统是树干,创新是枝枝杈杈。没有树干,枝枝杈杈无所依附;没有枝枝杈杈,独木一支,也不成其为树。有树干提供养分,枝枝杈杈才能茂盛;枝枝杈杈茂盛,树干才能越长越高。一棵树伟岸挺拔,指的是树干高大,枝中繁茂,一派生机。本世纪法国的小说,当作如是观。
法国文学史家雅克。白萨尼在《法国文学,一九四五——一九六八》一书中写道:〃近十五年来,先锋派文学和传统派文学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是并行的……他们分别拥有自己的刊物、批评家和奖金:前一种文学,读的人很少,但谈的人很多;后一种文学,读的人很多,但谈的人很少。〃
美国的法国文学史家杰尔曼娜。布雷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一九二0 ——一九七0 》一书中写道:〃……(在法国)两种文学并存:一种是人们都在读但谈论不多的文学,另一种是人们不大读但解说很多的文学。〃
法国文学批评家克洛德。莫里亚克在《当代的非文学》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论断:〃文学的历史与非文学的历史,两者是平行的。〃这里的〃非文学〃。指的是〃那种不易读的、因而摆脱了贬义的文学〃,筒言之,是先锋派文学,即现代派文学。
上述三位论者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同一种文学现象;有些作品只因为打出了现代主义的旗号,就可以被批评家以及自诩为文化精英者连篇累犊地谈论,尽管很少有人阅读,甚至许多人是在热烈地谈论着他们根本没有读或根本读不懂的东西;而有些作品只因为被归在传统派的麾下,立刻就在一些批评家的眼中跌了价,哪怕这些作品在社会的各阶层中被广泛地阅读着。这一多一少和一少一多,实际上构成了当代法国文学的基本图景。只是〃并行〃、〃并存〃、〃平行〃等词语,含义有些模糊,孰轻孰重,孰隐孰显,不清楚,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很可能从中得出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读者翻开一本欧美学人的著作,多半会看到作者对现代主义的作品津津乐道,不厌其详,而对传统派的作品则轻描淡写,惜墨如金,于是便以为津津乐道者即为现当代法国文学图景的主体。其实这可能正是一种错觉。站在世纪末的立场上回眸一望,便可清楚地看到,所谓〃并行〃、〃并存〃、〃平行〃者,掩盖着的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现象。唯如此,传统这棵大树才能够根深叶茂,越长越大。
这里有必要对〃传统派文学〃和〃现代派(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