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所有放到市场去集资,趁机赚它一大笔。
股市牛气十足,全民炒卖,坊间实在找不到有什么人不谈“股”论“金”,人人争先恐后,先下手为强,事实又一直证明,逢买必升,赚得个个眉舒眼笑,心花怒放之后,正经正常生意压根儿没有人再有心装载。股票风靡人心,尽量撩动人的贪欲和好逸恶劳的天性,已经是昭彰跋扈的了。
说出来真是笑话,都不知有多少打工一族,情迷股海,被老板苛责几句,立即拍拍屁股辞职就走,坐到股票行俗称金鱼缸的买卖中心去,实行全职炒股票,赚得比原本的工资还要多几倍。
连贩夫走卒,都被疯狂的股市宠惯了,钱来得容易,就开始挥霍无度。相信很多香港市民在若干年之后都不会忘记,当时好多茶饭酒馆,老听到股票炒家一屁股坐下来,就大言不惭地嘱咐侍役说:
“光来碗鱼翅嗽嗽口好了。”
在这种气氛与情势下,尤其作为商场中人,就算不是同流合污,也很难不随波逐流,来个众人皆醉我独醒,为此,我更没何理由反对利用市场为自己的荷包集资。”
唯其股价推高,我才更能把欠负唐襄年的债及早还清。
事实上,金氏企业在这阵牛气冲天的股票狂潮上,升幅已经极为凌厉。我打算一旦平了唐氏的债项,就卖出其中一部分股权套现,再放到其他投资之上。
这些年,我细心观察到所有金融投资,都必然有盛极必衰的现象,不宜死缠烂打到底。正如人生战役,赢到一个限度就要放手,不必赶尽杀绝。
我对我的两个妹子就是这个心理。
实际上,对人稍存宽厚,是令自己心安的。
唐襄年对永隆行上市一事,赞成之余提了我一句:
“金旭晖并非善类,这些年,他在傅品强身上学到了不少股市营运法宝,要一两招绝技出来,让你有亏损,从而增加他的利益,削弱你的实力,是有可能的事,你不可不防。”
当然要防,但也有可能防不胜防。
尤其是永隆行在上市时,金旭晖如虎添翼,他平白多添了一个好助手。
金耀晖决定归航。
他回来后,三姨奶奶出面摇电话给我说:
“大伙儿吃顿饭为耀晖接风好不好?”
我从来没有这样子小家子气过,忍不住心中那重积恨的压力,我口气相当倔强,道:
“不必了,二对一的场面只是一番虚伪应酬,何必?”
三姨奶奶问:
“耀晖果真开罪了你?”
天!我惊骇,听她的口气,是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