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公司转移……仙女的小动作,立即在市场上引起了反应,对手们纷纷加大了市场的开发力度,同时一些合作伙伴开始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咨询部搜集的资料显示,北美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加大了20%的开发力量,而日本企业则增加了四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多家合作伙伴公开对仙女提出了批评,甚至扬言要付诸法律诉讼!仙女并不在乎对方的意见,首先减少了北美市场的供货量,对各个合作伙伴进行前景评估,并按照合约明确地对其中的10家合作伙伴提出了硬性要求,接着对剩下的17家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加强,稳固已经占有的市场,或者伺机再次扩大。
实际上,仙女是有赚无赔的,自从进入了北美市场,她就没有真正投入过一分钱,做的也是“无本买卖”,运费都算在了利润里面,生产成本也都由合作伙伴赚回来了,前两年还只是把成本回收,把大部分利润作了市场投资,后来则是渐渐加大了回收力度,实现了最初的目的。实际上,受害最严重的是北美市场的各与会者,虽然说仙女的资金紧张,但这只是他们一家的说辞,她的资产太庞大了,那些银行贷款也只有他们会放在心上;再说了,这年头哪家公司不是债务缠身,何况她的各个子公司又都拥有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整个集团的负债率非常低,没有一个对手认为这点儿贷款会束缚她的手脚,并且作为一家大财团,尤其是作为一家独资大财团,她可以轻而易举的集中足够多的资金突出某一个方向,任何一个对手都不愿意直接面对她,甚至有人戏言全世界的几大系巨头联手,也不一定能够击败她!
而对国际公司们来说,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仙女本质上还不是一个国际性公司,基本上是一家“本土”公司。她在中国国内基础的雄厚程度,是任何一家或者多家公司都不能相对抗的,甚至有人说已经被“固化”了;同时,也没有人敢轻视她在印度的影响,印度人几乎已经把她当做本土公司了,即使印度本地的公司,也不敢轻视仙女的某种影响,任何一家国际公司在印度与仙女展开竞争都不得不斟酌再三。可以这么说,根植中国和印度的仙女,几乎确立了其市场竞争中的不败地位,或许,大家只能寄希望她的“自酿苦果”了,也只有在北美或者欧洲等国际市场上打杀她的威风了!事实上,国际公司也只能这么做,而且已经在这么做了,这要从两方面说起,首先,仙女在北美缺乏市场基础,即使是现在,这些奇形怪状的合作伙伴也比不上国际公司多年来培植的势力,她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至少已经不能大肆扩张了。第二,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