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各办了一次选秀,只是挑来挑去,居然就是定不下来,可见太后对这个独子着实是不知如何疼爱才好了。
此时主仆二人提起此事,不免都是揶揄一笑。又谈了几句今年皇帝广纳新科的事——这一年的春闱有一点小小的改制,提录人数从往年的数十到一百不等,骤增至三百余人。如此变革,自然有朝中近年来人才凋敝、尸位素餐者愈多的缘故,但更多的,却还永启皇帝急于清洗沉珂已久的权力上层,培植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
解蓝道:“可见这样一改,那补录进的二百多人,真不知要怎样庆幸了。”
“倒也未必尽是攀龙附凤之辈。”他说着,不知想到了什么,稍稍出了一会儿神,“那日明章街上,我随皇兄阅看,却也是琼林英集,满目珠玉……很有些可用之材了。”
只是今年尽管所录人数之多空前,其中大半却安排进了太常寺与大鸿胪,供任文职居多。永启皇帝本人的精力,似乎并不放在军事上——这几年打仗的时候不多。与匈奴的边患问题虽然一直存在,每年夏、秋总有小股骑兵和扰边,不胜其烦。但并没有大规模战役发生,边镇与匈奴之间的贸易,也未曾停止。这种情况下其实是没有什么必要去教训匈奴人的,尽管出于中原正朔的尊严与脸面,御史台有关出兵的呼声从来没有断过。但皇帝大多时候只是留中不发,不赞成,也不反对。
解蓝低声道:“之前听说陛下有意下诏,固守封疆,却不知是不是真的?”
“眼下这情势……只怕十有八、九确真不假。”倘若不出所料,今冬之前封疆诏必定会下。届时重兵戍边,必然能够震慑匈奴,几年之内都不会再敢轻举妄动。在这几年里,已足够让永启皇帝做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洗工作。届时朝廷内外,只怕尽在皇帝掌控之内了。
“所以说万不能让他封成了啊。”他微微一哂,负手踱至廊外,望着水中争食的锦鲤,“——倘若朝中无一将可封疆,这诏书,可还如何下呢?”
作者有话要说:
☆、87 风入松·夏苗
日暮时分晚风飒飒,吹尽临水处躁郁的潮气。
他们主仆两人在廊下说了阵子话,正欲离开之时,忽有仆人上前来报:“殿下,琼音公主来了。”
湘王府的池边是一片银杏林,风吹过时银杏叶落,犹如千万雨点飘洒。他回过头,便看见她提着裙裾,自那一片金黄乱雨中跑过,越到近前,嘴角不由得一分一分弯起来:“二哥!”
她今日作宫女打扮,头上挽了两个小髻,各簪一朵松绿石珠花,更显得青葱娇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