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温良恭俭让。心里却在说,对不起呵苏老师。我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对抗自己的情窦初开,别无他法。
天刚蒙蒙亮,小将们就来带董亦剑了。连夜糊成的白色高帽,足足有四尺高,上面用红笔写着“走资派”三个血淋淋的大字。小将们命他站在队伍的最前边,塞给他一面铜锣,让他一边走一边敲,一边敲还一边喊,喊“打倒走资派”,另加一串人名。董亦剑们穿街走巷,足足游了两三个时辰,两边全是观看的人群,连街墙上也长满了黑脑袋、白脑袋、花脑袋和秃脑袋。董亦剑打小儿就爱敲锣打鼓的。自打参加了革命队伍,从来没再摸过锣鼓家伙的边儿。这一回,可算是苦中作乐,过了一把瘾。他把那面铜锣敲得震天价响,后面跟着的一串儿,也渐渐步调一致,敲得有板有眼起来。
游完长街,接着批斗。小镇上惟一的大礼堂,原是镇上人的娱乐中心,演戏看电影的地方,如今成了最现成的批斗会场,也成了小镇文化革命的中心。两派各据一室,把后台变成了革命指挥部。大礼堂外的宣传栏,玻璃橱窗早已被砸得七零八落了。此时为了配合批斗氛围,内容也换成了各色漫画。其中有一幅,画了一个骷髅架,底下堆满了柴禾,正熊熊燃烧呢,名曰:火烧董亦剑。另有一幅,画上一座孤坟,旁边一小寡妇正哭天抹泪的,名曰:苏秋千上坟。
董亦剑被押上了台。陪斗的还有朱胜儒。在批斗“走资派”这一点上,两派难得地一致。一旦强调起谁更革命来,一言不和,两派又自相争斗起来。等他们发现谁也甭想说服谁时,就一起来逼问董亦剑,问他相信哪一派更革命。董亦剑不卑不亢,说,我只相信共产党这一派。你们两派是否真正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做事了?你们没有做,因此,这个投降派我不能当。
董亦剑不当投降派,小将们就让他坐“喷气式”。这个“喷气式”,也不知是谁先发明的,反正小将们无师自通,此时就将这一招用在董亦剑身上。时间久了,董亦剑在战争中落下的关节炎犯了,双腿发颤,冷汗顺着额头直往下滚,脸色变得蜡黄。秋千在台下眼睁睁地看着,心里疼得发抖,也怕得发抖,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动作。直到一位林场老工人看不下去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抽出自己腚下的小凳就上了台,往董亦剑身后一放,扶着他就坐下了。小将们想要阻止,朱卫军打了个手势,顺便也解脱了朱胜儒的“喷气式”。秋千心里那种感激呵,又不敢哭,偷偷咬住手帕,把泪吞进肚子里。
《秋千女人》第四章(4)
散会后,许多工人忍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