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过打击或者生活在艰难中的人更懂得尊重与珍惜。
蚌埠公司的总经理初八等了一天没等着,所以初九就出差了。于是生产部门和原来负责保温复合材料采购的人见了面,证实这群人是原来南京厂里的,这样对呆哥一行掌握技术有些信心。但总经理不在,不好做决定,于是他们要求提供一份书面可行性分析,回头董事会商议。商议停当,在返程途中就整理好了书面材料寄回。
由于这边开始有进展,呆哥回家处理好原来空手开起来的店,损失还好不超过1000元。
很快对方公司来电话让这边人过去,这个时候合作的意向也基本有头绪了。小和却拽了起来,不愿意三人分成,要把呆哥父子只能算一份,争吵了一回;不明底细的哥哥却笑话呆哥事情没成就谈论分赃的问题,他哪里知道这个争论是小和先发起的;第二天早,父亲就小和没喊醒睡着的呆直接去了。呆哥等了几天,他们打电话回来说合同签了下来,技术分成只占纯利润的18%。再过两天,说原来他们已经有个烂摊子,但技术不过关,正要找人收拾。
如果单独从蚌埠公司出发,当然希望这边人的要求越低越好;但从这呆哥这边出发,应该争取到比较合理的分成。
这才是大家合作的基础,但呆哥一行却遭遇可耻的内杠,要不通过呆哥有把握能争取到更利的待遇。
烂摊子的厂总算顺利接手了,既成事实,呆哥也就安心放弃这块的利益。由于暂时没有其他头绪,所以先过来找父亲,打算在这先混混日子,然后再想其他的办法。但蚌埠的公司却以为呆哥是南京朱老板那边的人,他们目前搞这块需要保密,因为以前生产的产品不合格,还需要依赖南京的供应,不敢冒合作决裂的风险,这样能给自己留条后路,再者由于企业之间产品供应的关系,也拖欠了对方一大笔货款;甚至还怀疑呆哥是被小和和父亲两人抛弃的合作者。
找到公司,问他们在哪,公司里推说不知道。呆哥一下糊涂了,怎么可能呢?双方争执起来,呆哥说你把他们藏起来还是怎么样了?再不说我要报警。他们也嚣张起来,我们这里没人;呆哥说我父亲打过电话说在这里的。你父亲?哦,那你也不会拆这个台。这下放下心来,再打电话过去证实了一下,才消除了这个误会。一番周折才找到父亲,见到小和时,为消除他的顾虑,呆哥主动承诺放弃这家公司的利益。
话说这个厂原来的那个烂摊子,也是南京这边厂里的师傅过去和他们合作的。这位师傅姓刘,但刘技术不到家,没能全盘掌握透彻,比如玻璃钢板的树脂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