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标准,结果凝固周期太长;而且在管理上也有问题,采购材料的时候吃回扣,树脂材料也不怎么合格。对于吃回扣的问题,原则上不支持,因为毕竟企业本身支付有薪酬。但如果单位待遇过于苛刻,但在整体利益上,还是需要首先考虑生产的大问题,局部服从于整体;在生产正常化后,同时考虑企业的合理利润以保证延续,这样才能量化,对企业和个人都有利;如果不首先满足这些大的因素,那么无疑是杀鸡取卵,因为企业因为不能出合格或者有利润的产品,那么就无法保证产品及项目的延续。整体看来这样就对企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经营企业,也不要对员工过于苛刻,否则也难以保证员工的凝聚力,凝聚力一涣散,将会遭遇跳槽、吃回扣、损失市场等严重问题。
这类技术对于呆哥来说却不是大的困难,于是没事情就随便学一下,很快也就掌握。而小和与父亲的收入一下过了万元。
过了一段时间了解到这家公司也还有同行,是从这家公司跳槽人员创办的;而这家公司也是从其他国营企业跳槽的人员创办的。于是呆哥想和那家同行合作;由于这段时间原来这家公司对于小和与父亲过万的18%分成眼谗,就谈判压缩到15%;呆哥和那同行接触一段时间,也达成协议。顾虑到自己也遭遇被压缩分成的比例,于是建议固定这个比例,甲方便提出呆哥也注入10000元钱作为股东,这样他们双方都消除顾虑,结成统一战线。至于这10000元,公司里还可以垫付5000元,而要求自己支付5000的理由是验证呆哥技术的可靠性。合同签下来,呆想向父亲借这5000元,父亲还在犹豫,因为家里还有很多外债没有还掉。不久原来的这家公司就知道呆哥加入他们的同行阵营,就开始给父亲施加压力,父亲顾虑这家公司会不遵守合同对他们不利而拒绝,呆哥一时气结。
最后,父亲提出一个交易:呆哥放弃这边的所有利益,换取不用再赡养双亲。呆哥无奈,反过来想觉得完成赡养的义务。
由于前面的办厂成功,使南京的厂业务损失;后面的活动又使产品价格透明。南京厂的老板朱老板气极了,便登门来要求小和回厂;呆哥父子离开这家公司。但这些行动也没多少约束力:正当的专利权在这家公司;说利益,这家公司开的价更有诱惑力。朱老板一时把握不住情绪,便威胁动用黑道,反而被公司总经理套住:如果这行人出意外,那么第一被怀疑的对象是他;原来所欠的材料款首先用于侦破此案;而朱已经是有产业的人,这种选择对他来说也不适合。
朱老板不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