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损失,便打人情牌,原来对小和不错;而且在呆读书的时候借过父亲几百元钱。小和与父亲想着好马不吃回头草,也不好回到朱老板厂里。但这样算起来是对呆哥有一个人情,看着自己的策划已经造成了朱老板的年损失在百万以上,心里也有些同情,虽然自己处境比他差之千里;而且自己在这个运作过程中也没有收获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后来想是否可以帮朱老板开辟新的业务报答那份人情?筛选了好多种方案,找出了产品的另外一个应用领域:活动板房。许多断期住房或者建筑工地的临时住房都是使用这个。几年以后呆哥在苏州的吴江还看见大量的同类型的厂,年销售额在20亿左右,但在几年前的当时应该算比较领先的思路,竞争压力也轻许多。但是朱老板对再次与呆哥这群人合作的很有戒心,而呆开始也为了能分享这个计划不方便直接说出,只先推说把握开辟其他市场;即使说出来也需要大量努力才能做大这块市场蛋糕。
但朱老板还有点停留在惋惜失去的这块市场的情绪中,呆哥只好用自己经历总结出的观点相劝:在商场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双方谈合作很吃力,同时呆哥身上又没多少钱能坚持等待和来回折腾;最后呆哥想把理出来的头绪告诉他做为补偿自己的活动给他造成的损失,自己寻找其他的路。但电话里说起来也很难说清,便亲自前往,偏偏那班火车停靠的站却不在原来的大站,路线不熟悉也没办法乘的公交车,身上只有二十元钱,只好叫一辆摩托车送过去,想钱不够到达他厂时找还在他厂里的老乡借一点,但摩托车对这个地方也不熟悉,找了半天没找到,他想放弃呆哥表明身上又只二十元钱,他因为寻找了好久所以觉得不够,于是他打电话给朱老板询问地址并说明要补加路费。不想朱老板还是窝着火想找机会报复,恰好送他一个机会,不肯说出地址,又说不关他的事。
摩托车要路费只20元,再要没钱,以为呆哥耍他,争论起来就打了呆哥一个耳光。
这下呆哥也火了,二十也不给他:谁叫你连写着的地址也找不到?找到我自然有办法给你。旁边也有好心人解围。
挨了这一耳光,呆哥有些委屈,但又开始平衡起来:我总算对得起你朱老板,这耳光是为你挨的;便把做开发活动板房市场计划烂在肚子里。所以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呆哥没绝对的把握开拓这快市场,但至少朱老板丧失这么一次可以转型的机会。
呆哥想起上海还没去过,便又混了票到达上海,寻找自己的富贵梦。
第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