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翻开书,看到第一篇文章,序言里作者谈到了来自她生命里的禁忌和恐惧,那讳莫如深的阴影被小心翼翼地分享,我被吸引了。
不可否认,程然的文字中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让你仿佛误闯一个人最隐秘的心房,她诉说的那些带有一些伤痛的经验,实则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存在,都暗涌。就是这么一瞬间,你对这样的书写建立了好感。
《曼陀罗的舞蹈》分为三个部分,以三首诗歌作为分水岭,分别描写了她人、“我”和“你”以及佛教徒。她人这个部分,应该是女子的众生相,写每一个女子的爱情片断;“我”和“你”部分,更象是老友对谈,直接切中要害,来写爱情中的孰是孰非;佛教徒的部分,是选取了佛教人物中的爱情故事,由这些故事来反思在爱情这个修炼场中,一些人的成长经验。以爱情作为主题,三部分的写作互相关联,互相对照,在第一个部分里提出的问题,在第二、第三部分里都有不同的解答。这样的结构,与时下许多文章的杂烩出书完全不同,它完整、构思巧妙,用心良苦。
在行文当中,能看得出作者对文字的熟练驾驭,许是电影编剧的缘故,她的很多篇章都有小说的胚子,有人物,有情节,有起承转合,有开放式的结尾,但她并不流连于技法和选材上的考虑,几乎每一篇文章,她都引用了佛经中的教言来与故事本身相对应,这种信手拈来,应该是她勤勉积累的结晶,但同时也可见她的慧心和悲悯之心。
经历伤痛是不幸的。但重复经历伤痛更是不幸。前者的不幸来源于命运,是外力,后者的不幸来源于自身,是不智的表现。都说旁观者清,在程然扮演旁观者时,她如同一般的旁观者,确实能看到许多身陷迷局的人的问题,但可贵的是,当她用第一人称来写感情时,她自省的强大力量让我惊叹!在那些以“我”来叙述的情感波涛面前,我宁肯相信那是来自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她展现的堕落和挣扎的过程,如此逼真,那深深浅浅的问、羞怯、动摇、混乱都让人犹如亲临其境。但就是在这些动乱的情愫中,作为当局者的自省,一刻都没有停歇。这也是我们共有的心灵体验。有坚忍的人,打败自己的欲望,就成功地自救,有稍嫌懦弱的,虽然自省也尚存,但不足以对抗欲望,而成了欲望的奴仆,心怀幻灭,随波逐流。
程然不讳言“我”的境界,把境界里最真实的战争重现给读者看,其中的大勇和大智,让人感佩。也许,她并不是一个觉悟者,但她一定是一个趋向觉悟之路,不愿意混沌度日,在文字和情感的迷宫中津津乐道的人。仅凭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