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欣赏,就不会有那些郑重而由衷的赞美;如果不是深知女子伤与痛,就不会有那些蹙眉和叹息的表情。
如雁、春晓、落落、娥、云歌、安安、无数个“你”和“我”,她们既是他人,也含藏了每一个在爱情面前困惑和挣扎的人。
一定要好起来啊。我几乎听到了她的祝福!
在这本散文集的最后一部分,身为佛教居士的程然写了另外一些人,这些人大多是佛教里的人物,比如阿难,比如释迦瞿波女,比如莲花色,他们在修道和觉悟的路上,或多或少都与爱情有关。他们来自人间,却在人间的欲望法则里成为赢家,他们的故事为前面这些女子提供了一个对照参究的可能。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要走修道的路,但起码,每个人都应该于生活中学习到智慧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对治爱情路上的险滩和暗礁是足够用的。而这位怀有深意和责任感的女作家,自发声起,她一直在用一些可以表达的桥段做着令人敬佩的尝试。
其实,无论是写什么,青春、爱情、茶叶,抑或是其他,但凡是这人间事,都是假借玫瑰之名,是否叫做玫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予人以玫瑰之香。作者悉心传达的玫瑰之香,如果我们得以细嗅在心,那么,玫瑰之名,皆可忘怀!
值得一提的是,与她的前两本书相比,这本《曼陀罗的舞蹈》一如书名和插图的美好恣意,是文字和诗句的盛宴,让我们看到在操控朴素话语之余,作者对华美字句的用心。在这本书中仅有的三首诗歌,都让人动容。简朴、深情而真切,那是在爱中羞涩的少年情怀。这样的吟哦,很让人生出遐想,令人自问: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拥有透明的心和珍贵的感情,而如今,面对这样的纯洁,我们的爱意,是否已被岁月损伤了呢?
盛夏人生的参考书(1)
——《曼陀罗的舞蹈》读后
文:李晨
我一直相信文字不仅传递美感,更有一份人生况味。但如若仅仅咀嚼况味,容易陷入自斟自酌,孤芳自赏的小众囹圄;若有大的承担和思考,那份开阔的气象和温暖才能沁人清凉。文以载道。这是作文的人的责任,也是过真实人生的人从文章中学习领会道理的希冀。有幸的是,盛夏时分,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来自程然的,《曼陀罗的舞蹈》。
这本书,无疑做得非常精美。封面和插图用色热烈华贵,版式和纸张也让人爱不释手。在一众以素色、沉重暗淡的书中,她是那么地明亮艳丽,很难不让人为之驻足。但如果一本书徒有其表,文字却味同嚼蜡,就失去了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