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的所在。
那一夜,我一直守在窗前。我看着他硬挺了两个时辰,终于挨不住沉沉睡去。我怕他着凉,于是偷偷的从房中拿出被子给他盖上。
就这样到了天亮,趁他还没醒我又悄悄把被撤走,然后自顾自的工作去了。又过了一个时辰,我看到他站在我的窗子外向屋内看,那眼神中竟然含了些内容,很复杂,也很矛盾和犹豫。我顺着他的目光瞧去,见他盯着的并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那房子中的没有加工的石料。虽然我不知道那代表什么,但是我心中终于有了底数,知道他至少在这世上还有些许牵挂或是留念,那么就有了救他的可能。
第一天,他就在屋外看着我仔细的打磨玉石。要知道攻玉是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对于攻玉人是种心志上的、技艺上的考验。而对于一般的观看者也将是一种折磨,因为他们所见不过是机械重复的琢琢磨磨而已。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他竟然坚持下来,一直这样看着我手下的功夫。我于是生出了主意,想用攻玉的道理感化他。不断地向他传输这样的道理:人生也像攻玉一样,慢慢打磨,慢慢体会,坚持不懈,只要有一颗看开的平常心就可以坚持到最后。或者人本身就是一块璞玉,人生际遇,欢笑的、悲伤的经历都如刀痕刻过玉身,留下道道印记,而当玉的碎屑未及清理时,任谁也看不出一番道理,只有以柔水润之,使之带走沾污,方能看清岁月和苦难雕琢成的精美,才会知道先前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知道这无言的传输他是‘听’得明白的,然而他没有任何表示。那天我做了饭,他没吃,我于是也陪着他饿肚子。而那天夜里和前一天一样,他睡在外面,而我在屋中只是小睡了一会儿。
第二天,我仍给他做姜汤,也许是他渴了,他自己慢慢将它喝了下去。我又做饭,他仍不吃,我便又陪着。白天我仍旧工作,他也仍旧在看。然而两天没有吃饭,觉又睡不好的我已有点支持不住了。他是个善良又细心的孩子,他发现了我的疲惫,于是悄悄的跑到厨房,做了一锅粥。我要他和我一起吃,他不肯。我就也不吃,和他那样耗着,终于他屈服了,动了筷子。虽然他只吃了一点点,但是我却可以肯定他不会死了。
第三天,我做了一只玉箫,那是山下主顾订的货。但是我却惊异的发现他盯着玉箫竟然哭了。我试探的把箫递给他,可他却碰也不碰,只是簌簌得掉眼泪。我想自己已经触摸到了症结了,于是在那个晚上,我把玉箫放在他的身边。自己进屋睡觉,当我睡到后半夜,忽然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