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牺牲的苏联烈士致敬。
在高尔基公园的绿树、鲜花丛中和湖光水色间,他们看到了享受和平、阳光和休闲时光的,身穿白兰校服的亮男婧女和来自幼儿园的天真稚童。
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他们欣赏了著名俄罗斯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他们为俄罗斯芭蕾舞大师的精湛技艺、为数千观众井然有序的存衣入坐、取衣退场和静悄悄的剧场氛围所感动。
在郭发局长的建议和提示下,翻译李天终于把他们带到了圣女公墓。那里绿树葳蕤,这儿那儿,到处是碑冢和死者的雕塑头像或半身像。他们索来索去,在院墙的角隅,终于找到了那位在联合国用皮鞋敲击桌子、追求土豆烧牛肉式共产主义的赫鲁晓夫的坟冢。他的黑色头像嵌在两块2米高、0。7米宽,参差交错的黑、白大理石空挡中。据说,他死后无人愿为他做冢,后来一个曾受过他侮辱的,名叫涅伊兹韦斯内的雕塑家,为他做了一个这样黑白相间的坟碑,借以象征他功过各半的一生。他们还在距赫鲁晓夫墓地不远的地方,看到了王明的坟冢,坟前的一个四方石头立柱上有王明的半身头像。王明圆方脸、发式后背,前庭饱满,双目远视,默默、冷落地呆在树阴里。姬逸夫在塑像旁留了影。郭、郝二位局座先是说“照那干吗?”显得挺顾忌,但最后看姬逸夫照了,也都照了。姬逸夫说:“这就对了。这有啥?是个稀罕嘛。”
他们都佩服郭发局长的博学多知,为他们此行添了情趣。
第二天夜里,他们乘一宿火车,于次日7时许,从莫斯科来到圣。彼得堡。
下车后,李天将他们带到巨方粮油公司驻圣。彼得堡办事处,两个年轻人为他们做了一锅片儿汤(连酱油也没有,就放了点盐),大家饿了一宿,早晨又冷,虽然主人一再请他们原谅简单的招待,但他们已然狼吞虎咽,吃得热气腾腾,十分满意。
李天租来一辆中型面包车;他们就开始上路了。
他们参观了河道环绕、宫殿错落的圣彼得堡古老肃美的市容;在蒙蒙细雨中观赏了因1905年2月革命和1917年十月革命而闻名遐迩的冬宫;浏览了尽陈俄罗斯瑰宝的圣彼得堡博物馆。
在金碧辉煌的叶卡捷林娜宫,他们领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