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年11月1日,在登陆美国一个半月后,我在一家台湾人的公司,找到了一个电脑装配的工作。
此前,为了让阿唐感到自在,阿唐太从位於旧金山的公司分部调到位於硅谷南湾的公司总部,这样可以自己在外面单独租房住,而不是和阿唐太公司的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
我没有工作许可,是一个黑工,每月1000元工资。这还是我在两周的试用期里拼掉了另一个大陆来的竞争者获得的位置。很快,我又找到另一份装配的工作,每月1400元,台湾老板为了留住我,把工资涨到1500元,升职做了ProductionEngineer并且兼职测试,许诺将来公司壮大了,我将管理生产线上的工人。
这家公司在硅谷的华人企业中颇具传奇色彩。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正是苹果电脑红红火火的年代,东西卖的好,东西还卖的贵,慕煞了硅谷电脑业界的一大批人,其中有一位就是一个来自台湾的HP的工程师。他在台湾找到一笔钱,然后开始在硅谷找人做苹果电脑的模拟电脑和模拟操作系统。到了92年,东西做出了一个大概,该人就想独吞成果,用手段把两个主要的合作者都撵出了公司,结果动静太大,引起反弹,一时间技术骨干一哄而散。重新招聘人马开练,虽然没有人再出头分享他的股份,东西却做的很慢了。我进公司时,刚刚完成量化生产的准备工作,正大肆扩充队伍以求最后一搏。不幸的是,93年底和94年初的电脑展销基本失败,卖出去的电脑经测试后大多被退了回来。那套东西的思路有问题,为了避免官司,没有去动苹果的CODE,而是采用外围仿真的办法,即你的操作系统可以做什么,我就让我的系统也想办法做到。不说这种在后面玩命追的笨办法很难保证及时更新追踪,就是能跟的上苹果的版本升级,人家只要告你界面侵权,你就死定了。
一句话,用有限的资源,想做一个无限的事业。
94年4月,公司破产。
即使公司能多撑几年,迎来90年代后期硅谷经济的高速成长期,顶多也只能骗来一些风险投资来烧一烧,还是没戏。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90年代初期过后苹果自身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其封闭的技术发展模式终於导致苹果被几乎全体电脑业界抛弃。
在公司破产前,那位创始人病急乱投医,多次向我请教在中国投资的种种可能性。我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了他,不过,最终还是黄粱一梦!
此前,我已经在另一家做Pentium主机板的台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