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因为皇帝的行为弄得浑身发毛,拘谨而死板的回答了一番问题,世故圆滑的避开了几个让他觉得很危险的坑。
过了一会太尉出门去,拍了拍胸脯,长出一口气。
九卿里的挨个进了门,又从另外的门离开,分别被宦官带着走,彼此之间想要谈论一番内容此刻是没机会了。
轮到杨震的时候,前头的人都快走光了。
他站在队伍里被晒得发晕,察觉出一点不太对,又说不上来的滋味来。
梁陈的消息已经停了半个月了,让他有些担心。
不过,自从皇帝起了疑心,他就知道不能再继续瞒下去了。与他们牵扯过深的谢阳,也只能尽快处理掉。只要皇帝肯查,保证步步顺畅,他就这么等着。
“杨大人,陛下叫您进去。”
轮着谈话到了现在,天边已经挂上了一轮橘红的夕阳。暖色中和了白日里的灰败,让他悬起的心平静了许多。
杨震应了声,恭敬的进了正殿。一进入,刚想拜服,便被阻止了一下。
“杨大人不必多礼,陛下在后头呢。”郑众道。
杨震不明所以,还是低眉顺眼的跟着走了进去。
入眼看见年轻的皇帝正坐在一张书桌的后面,身后是个屏风,那屏风后又是幕帘,想必是平时他小憩的地方了。
杨震敏锐的察觉到那后面有人。
会是谁?
“坐吧。”可能是说了一天的话,皇帝显得有些疲惫,却还是对他露出了亲切的微笑。
这个少年帝王长于深宫,被立为太子时过于年幼,没有人能肯定他是否会成为优秀的继承人,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成为了皇帝。
杨震也是如此认为。此时并不是他入仕的最佳时机,若不是……他也不会在此时入仕了。
皇帝身着单衣,只披了一件外袍,并不显得十分庄重,显然只是想不正式的谈话。
杨震行礼后卧坐在了榻上,等待皇帝的开口。
“自北伐开始,朕连续一月做梦,”皇帝说道,“朕梦见世祖光武皇帝,朕的祖父显宗孝明皇帝,还有朕的父皇,他们经历的事。”
杨震闻言,也有些感慨。他的父亲就曾经拒新莽的招揽,扬言要在最合适的时机出仕。然父亲一生未能出仕。
“自新莽篡汉至今,国朝绵延至朕已有四代,杨大人以为如何?”皇帝笑问。
“回答陛下,臣以为,世祖最善用人,善文用武,严以察吏、宽以驭民,便使天下归心。”杨震侃侃而谈道,“显宗孝明皇帝善刑理,明法度,始复兴礼乐,尚气节,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